一、宏观政策双轮驱动:降息预期与国内利好形成合力
2025年8月11日,沪铝主力2509合约在宏观与政策的双重作用下呈现"V型"震荡走势。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发酵,7月非农数据疲软叠加特朗普干预美联储人事,推动9月降息概率升至90.7%,高盛更预测下半年降息次数或超2次。美元指数因此承压,为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提供上行动力。国内方面,权益市场回暖叠加"反内卷"政策预期,市场情绪形成支撑,但铝价实际涨幅仅0.15%,显示宏观利好与基本面疲软的矛盾。
二、供需季节性博弈:淡季消费疲软VS库存低位支撑
供应端:产能增量有限,矿端紧缺延续
全球铝矿供应维持紧平衡,国内电解铝产能利用率虽处高位,但新增产能投放缓慢,7月产量同比增速仅2.3%,远低于铜市供应收缩的弹性。
海外能源价格高位制约欧洲铝厂复产节奏,但国内成本优势支撑冶炼利润,限制价格下行空间。
需求端:传统与新兴领域同步走弱
传统需求:建筑行业铝消费超季节性下滑,8月铝型材企业开工率降至62.3%,创近三年同期新低;家电领域虽受益以旧换新政策,但增速已从二季度15%回落至8.7%。
新兴需求:光伏组件出口订单环比下滑12%,新能源汽车铝材需求增速从45%回落至32%,显示新兴领域增长动能减弱。
库存变化:国内外分化加剧
伦铝库存:持续累积至47.59万吨,创近4个月新高,但绝对量仍低于2023年同期水平,对价格压制有限。
国内库存:上期所库存周度减少3.33%至11.36万吨,虽处近两个月相对高位,但较2024年同期低18%,现货贴水收窄至40-50元/吨,显示隐性库存压力可控。
三、技术面与市场情绪:20700元关口成多空分水岭
期货市场:沪铝震荡反复,伦铝高位跳水
沪铝2509:午后盘面受周边金属带动上冲至20735元/吨后回落,尾盘收于20700元/吨,涨幅0.15%,显示20700元关口阻力仍存。
伦铝:亚盘时段从2620美元/吨高位跳水至2604美元/吨,跌0.40%,受美元反弹及海外累库影响。
现货市场:贴水格局延续,交投清淡
长江现货铝价报20610-20650元/吨,跌20元,贴水60-20元/吨;广东现货跌10元,贴水75-25元/吨,显示区域供需差异。
下游刚需采购为主,铝棒加工费下调至450元/吨,印证需求疲软。
四、关键变量与特色分析:"金九"预期能否兑现?
三大变量决定短期方向
1、美联储降息落地:若9月降息25个基点确认,美元指数进一步走弱或推动铝价突破20700元。
2、需求季节性回暖:8月中下旬后,电网招标及汽车厂商备货或改善消费,但需警惕光伏订单下滑的拖累。
3、库存去化速度:若国内库存持续下降至10万吨以下,配合"金九"预期,铝价或挑战21000元关口。
特色视角:反内卷政策对铝消费的深层影响
政策通过限制产能无序扩张,或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但短期内对实际需求提振有限。
基建领域用铝需求或受益政策倾斜,但需观察地方债发行进度及项目落地情况。
五、结语:多空拉锯下,铝价或维持高位震荡
当前铝市处于宏观利好与基本面疲软的拉锯战中,20700元关口既是技术阻力位,也是市场心理关口。短期来看,国内库存低位、降息预期构成支撑,但需求淡季及海外累库限制涨幅。若8月下旬消费数据未现明显改善,铝价或回踩20400元支撑位;反之,若"金九"需求超预期,配合降息落地,铝价有望突破20700元并挑战21000元大关。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本周美国CPI数据及国内汽车、光伏8月产销数据,以动态调整策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