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表现:日内窄幅区间震荡,长江现货市场1#铅价报17125-17225元/吨,均价报17175元/吨,较前一日价格上涨50元。沪铅主力合约收于17145元/吨,涨幅0.38%,成功站稳17100元/吨关键支撑位。铅价于当前交易日呈现窄幅震荡、温和反弹的走势,成功站稳关键支撑位。市场核心驱动力在于强劲的成本支撑与新兴储能需求的预期,同宏观面压力与传统需求疲软之间的博弈。短期来看,铅价震荡中枢有望上移,但上行空间受限于供需两弱的现实格局。
宏观面: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但这一预期中的利好却意外转化为市场的压力测试。主席鲍威尔拒绝释放持续宽松信号,明显低于市场期待的"鸽派"立场,导致预期落空。大量投机资金集中获利了结,美元指数逆势反弹,重新站稳97.2关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承压下跌,尽管美联储降息后美元走强令大宗商品市场承压,但铅价却逆势小幅反弹。这一相对独立的行情主要源于其独特的供需结构与市场预期分化:一方面,铅在电池等工业领域的特定需求仍存韧性,可能对冲部分宏观压力;另一方面,市场资金在波动中寻找相对价值,铅市可能承接部分从其他金属流出的资金,也为铅价提供了短期支撑。
供应端:原料紧缺与成本高企成为主要特征。铅精矿加工费持续低位运行,进口长期倒挂,不断挤压冶炼企业利润空间。原生铅炼厂集中安排检修,再生铅则因环保监管趋严及废料回收渠道收窄,整体开工率处于较低水平,制约供应释放。
需求端:新兴领域消费增长显著,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推动换车需求,新能源车、5G基站、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及储能等领域耗铅量快速增长,旺季需求前景较为乐观。传统消费旺季需求平淡,电动自行车蓄电池企业采购仍显谨慎。
铅产业链呈现紧平衡格局
上游原料端供应持续偏紧,国内及进口铅精矿加工费均呈下滑态势,市场采购多以远期订单为主,部分北方矿山供货已排至数月之后。原料紧缺与废旧电瓶回收成本高企,共同构成较强的成本支撑。
中游冶炼环节出现收缩。原生铅方面,9月大型炼厂集中检修,尤其内蒙古、河南等地计划内检修,导致产量环比下降。再生铅则因持续亏损和行业信心不足,检修增多,预计月度产量将显著减少,处于近年来低位。
下游消费表现分化。铅蓄电池领域处于传统旺季,但整体需求复苏力度不及预期。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推升单位用铅量,带来一定边际改善,但中东部分市场对我国电池产品加征关税,出口业务承压。其他工业领域耗铅量总体稳定,但对整体需求影响有限。
短期展望与驱动因素
预计铅价短期内将在17100-17300元/吨区间呈现偏强震荡,并有望试探区间上沿阻力。
核心支撑来自成本硬约束。原生铅及再生铅的成本线构筑坚实底部,若价格下行逼近成本区域,将引发炼厂减产调整,进而形成价格负反馈机制。
上行驱动则取决于“金九银十”传统旺季需求的兑现情况。若蓄电池企业开工率如期回升,特别是储能领域订单实现放量,将有效推动价格重心上移。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