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的浪潮席卷A股,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时刻’正在上演!9月25日,算力硬件板块突然爆发,浪潮信息涨停创历史新高,科创AI与创业AI指数同步大涨,这场爆发并非偶然,而是政策、需求、技术、资金四重浪潮的共振结果。
政策锚定方向
八部门联合印发数字消费指导意见,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持续深化,从终端应用到算力基建,政策闭环已然形成。文件首次明确“鼓励AI终端研发与数字消费融合”,为产业链注入长期确定性。
需求端爆发式增长
阿里宣布3800亿AI基建计划,北美巨头资本开支环比攀升,全球算力军备竞赛进入白热化。服务器、光模块、散热设备订单可见度已延伸至2026年,硬件端景气度持续超预期。
技术产业化临界点突破
固态电池技术大会催化材料创新,AI多模态大模型(如OpenAI近期演示的实时语音交互系统)商业化提速,人形机器人关节电机需求爆发,算力硬件成为所有创新的底层基座。
资金活跃偏向科技成长
央行连续7个月超量续作MLF,市场资金充裕,科技成长股成为资金聚焦方向,创业板、科创50指数强势领跑。
隐形主线:关键材料战略价值重估
科技硬件爆发背后,高端金属材料成为“隐藏赢家”:
高导电金属(铜、银浆):用于芯片封装、PCB线路,算力密度提升需更高导电效率;
热管理材料(铝、钨、钼):服务器散热片、液冷管路核心材料,过热防护需求激增;
结构材料(铝合金、特种钢):轻量化机箱、机器人关节结构件,兼顾强度与精度;
电磁屏蔽材料(铜基复合材料):防止高频信号干扰,保障AI训练稳定性。
总结:政策落地、技术跃迁与全球分工重塑,正共同推动科技板块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3nm芯片、液冷散热、固态电池等创新已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而国内企业凭借供应链优势加速切入全球AI基建浪潮。短期波动难掩长期趋势,硬科技的“超级周期”才刚刚开始。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