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行情:

——10月24日长江现货价格动态:
1#铜价报86510元/吨,涨980元;升水为120元/吨,跌30元;A00铝锭报21120元/吨,涨80元;贴水报15元;0#锌报22210元/吨,涨90元;1#锌报22110元/吨,涨90元;1#铅锭报17350元/吨,涨125元;1#镍报123050元/吨,涨650元;1#锡报282500元/吨,涨2000元;
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中美经贸磋商重启、国内“十五五”规划政策红利释放等多重利好驱动下,有色金属市场今日呈现“红火”态势——铜铝锡凭借“供需紧平衡+宏观情绪提振”强势领涨,而锌镍则因基本面压力显现上行阻力,但铅近期走势反馈强劲,涨势相对尚可。本文结合国家统计局权威数据、国际市场动态及产业端真实反馈,为您拆解本轮行情背后的核心逻辑。
【核心看点一:铜价“政策+消费”双轮驱动,新能源板块成关键增量】
美国劳工统计局今日20:30将公布9月CPI数据,这一关键通胀指标不仅关乎社会保障福利调整,更成为市场验证美联储政策转向的重要依据。国内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电解铜产量126.6万吨同比增10.1%,但10月预计进一步下降,叠加上期所库存较20日减少0.57万吨,供需边际收紧态势明显。更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板块持续释放韧性——光伏焊带、新能源汽车用铜需求同比增长超15%,成为支撑铜价的核心增量。市场普遍预期,随着中美经贸磋商落地及“十五五”规划扩大内需政策推进,铜价短期仍有冲高动能。
【核心看点二:铝市“低库存+海外减产”共振,现铝或迎年内最强上涨波段】
铝锭库存持续处于绝对低位,持货商挺价意愿强烈,现货贴水已收窄至-15元/吨附近。国际方面,冰岛铝厂因能源成本高企减产30%,叠加LME铝库存连续三月下降,全球供应紧张预期迅速升温。国内方面,电解铝产能稳中小增,主要来自于西南地区部分产能置换;需求端,汽车轻量化、光伏边框等新兴需求保持10%以上增速,提振用铝需求前景。技术面看,沪铝主力合约突破2.1万元/吨压力位后,短期或挑战2.2万元/吨关口。
【核心看点三:锡价“矿端紧缺+需求分化”凸显战略价值,沪锡直指28.5万元/吨】
缅甸佤邦复产进度缓慢、印尼严打非法采矿导致全球锡矿供应同比减少8%,而国内云南冶炼厂因原料短缺开工率不足70%,加工费持续承压。需求端则呈现明显分化:传统消费电子领域需求平淡,但AI算力芯片、光伏焊带用锡量同比激增25%,推动锡从“传统工业金属”向“算力金属”转型。技术面显示,沪锡已突破28.2万元/吨阻力位,短期目标位看至28.5万元/吨,但需警惕宏观情绪波动放大振幅。
【风险警示:铅锌镍“供需矛盾”仍存,警惕冲高回落风险】
锌市虽受宏观情绪提振,但国内冶炼厂提产导致库存累积加速,LME库存去化速度放缓,锌价上行仍面临压力。镍市则更显分化——尽管新能源电池需求回暖,但不锈钢领域“金九银十”旺季不旺,社会库存高企压制价格,LME镍库存突破25万吨创三年新高,供应过剩格局短期难改。而铅市供需双弱格局凸显:供应端,低温+环保致北方原生铅炼厂复产滞缓,再生铅企业受原料短缺及运输管控影响复产放缓,市场货源偏紧;需求端,汽车电池需求稳健、新国标提振电动自行车电池消费,但铅酸蓄电池出口受海外贸易壁垒抑制,叠加传统旺季需求不及预期,整体支撑有限。短期铅价受供需偏紧支撑,预计维持震荡偏强态势,需紧盯环保政策执行及海外贸易政策变动对供需的边际影响。
【结语】
本轮有色金属行情呈现明显的“宏观政策主导+基本面分化”特征。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三点:一是今晚美国CPI数据对市场情绪的实际影响;二是中美经贸磋商的具体成果;三是新能源需求对传统工业金属的边际拉动效应。在“政策红利+产业升级”双重驱动下,铜铝锡等战略金属或延续强势,而锌镍则需警惕冲高回落风险。市场永远充满变数,但理性分析、把握核心逻辑,方能在波动中捕捉机遇。
免责声明:本文分析基于公开市场数据,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