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固态电池引爆千公里续航革命!背后哪些金属材料迎来“黄金时代”?

固态电池引爆千公里续航革命!背后哪些金属材料迎来“黄金时代”?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随着中国科学院宣布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关键技术,续航1000公里不再是梦想,资本市场迅速反应:当升科技大涨超10%,固态电池板块集体走强。这背后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一场由国家政策、产业需求、资本共振共同推动的能源革命。

随着中国科学院宣布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关键技术,续航1000公里不再是梦想,资本市场迅速反应:当升科技大涨超10%,固态电池板块集体走强。这背后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一场由国家政策、产业需求、资本共振共同推动的能源革命。

▍技术突破:从500公里到1000公里的跨越
此前,100公斤电池包仅支持约500公里续航,成为电动车普及的“天花板”。如今,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突破固态电解质材料界面稳定性和锂金属负极应用难题,使能量密度实现翻倍增长,真正意义上打破续航瓶颈。这不仅意味着家用车可轻松实现千公里续航,更为无人机、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提供高安全、高能量的动力解决方案。

▍政策强力助推:2027年装车、2030年量产时间表明确
工信部联合多部门印发文件,将固态电池纳入前沿技术重点支持目录,明确给出2027年装车应用、2030年实现大规模量产的目标。政策同时推动标准制定与材料验证体系建设,并提供专项资金支持。这意味着固态电池已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快车道,万亿市场窗口正在打开。

▍成本下降与订单催化:量产经济性已然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曾因成本过高而被质疑商业化进程的固态电池,正迎来关键转折。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例,其成本较早期下降超40%,与液态锂电池价差缩窄至30%以内,投资回收期明显缩短。宝马、奔驰、比亚迪等主机厂已锁定2026年后百万辆级订单,形成“订单拉动产能,产能推升估值”的双重催化。

▍金属材料迎来新需求周期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不仅拉动电池产业,更上游一批关键金属材料迎来结构性机遇:
锂:锂金属负极需求增长,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龙头持续布局高纯锂产能;
铟、锗:用于高性能负极和电解质材料,株冶集团、云南锗业等材料企业技术储备深厚;
钼、钽、钨:在电池支撑材料、电极及热管理环节作用凸显,金钼股份、东方钽业、翔鹭钨业等企业有望受益。

▍龙头企业竞速固态时代

宁德时代已在凝聚态电池实现500Wh/kg能量密度,赣锋锂业同步布局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三条技术路线,重庆基地产能已落地。两者皆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引领产业化进程。

▍结语:一场电池革命才刚刚开始
固态电池不仅是续航的突破,更是安全、成本和应用场景的全面升级。从政策、技术到资本,已形成共振闭环。可预见,2025-2027年将成为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关键期,而中国产业链有望在这一轮全球竞赛中占据先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固态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