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行情:

——11月13日长江现货价格动态:
1#铜价报87390元/吨,涨380元;升水为140元/吨,跌20元;A00铝锭报21920元/吨,涨250元;贴水报25元;0#锌报22640元/吨,涨10元;1#锌报22540元/吨,涨10元;1#铅锭报17650元/吨,涨150元;1#镍报121050元/吨,涨200元;1#锡报297500元/吨,涨5000元;
宏观风云:政策博弈与市场情绪的碰撞
全球货币政策“内斗”下的金属狂欢与隐忧
2025 年进入尾声,全球金融市场迎来关键博弈时刻。市场对美联储 12 月降息的押注概率高达近七成,这一预期如同点燃了市场的狂欢情绪,基本金属纷纷展开修复性反弹。然而,四位手握今年投票权的美联储高官却集体释放“鹰派”信号,犹如一盆冷水泼向炽热的降息预期。这场政策“内斗”使得美元在 99 关口高位徘徊,给有色金属市场带来了复杂的影响。
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元走势与有色金属价格往往呈现负相关关系。美元强势时,以美元计价的有色金属对于其他货币持有者来说成本增加,从而抑制需求,对价格形成压力;反之,美元弱势则可能推动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当前美元的高位震荡,让有色金属市场在狂欢中又带着一丝隐忧。不过,美国史上最长政府停摆的落幕以及国内宏观政策延续适度宽松,流动性环境稳定,为有色金属市场提供了一定的宏观支撑。
贸易环境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贸易领域,美方暂停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以及墨西哥再度推迟对华征税计划,缓和了外部贸易环境。这对于铝材等相关有色金属及其下游产品的出口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有助于提振出口预期。同时,中国商务部明确将出台更多细化措施以提振消费和扩大开放,这不仅预示着国内有色金属消费有望被进一步激发,也为全球有色金属市场注入了信心。
然而,市场也在密切关注中国即将发布的贷款数据。市场预期中国银行贷款疲软,用来评估金属需求的社会融资总额下降,这可能对市场情绪构成压力。毕竟,贷款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和活力,若数据不及预期,可能会引发市场对有色金属需求的担忧。
基本面剖析:供应与需求的动态平衡
铜:供应短缺担忧与需求增长预期的角力
全球主要铜矿频繁受到扰动,生产中断现象持续发生,这加剧了市场对供应短缺的担忧。与此同时,全球清洁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等板块的高速增长,为铜市开辟了广阔的消费前景。花旗数据显示,全球铜消费同比呈现出 1%的温和增长态势,并预计在美国更为宽松的财政政策以及全球货币环境更加宽松的双重支持下,到 2026 年铜需求将迎来复苏。此外,该行所描述的“看好美国铜储备动态”情况,也将进一步为铜市提供支撑。国内需求展现出较强韧性,库存回落也为价格提供了有力支撑。综合来看,铜价在供应短缺担忧和需求增长预期的共同作用下,有望保持强势。
铝:海外供应扰动与国内需求韧性的博弈
海外供应扰动强化了供应缺口,预计明年海内外原铝供需平衡偏紧的预期是近期铝价持续高位的主要逻辑。国内方面,铝水比窄幅下滑,部分铝厂铸锭增加。需求端表现较强韧性,华中、华东接货表现尚可,但华南、山东部分铝棒、铝杆需求压力提升。不过,近期现货消费整体平稳,新能源高增长提供助力。在海外供应扰动和国内需求韧性共同影响下,铝价预计将维持偏强上行态势。
锌:低库存与供应压力下的震荡前行
LME 注册仓库的锌库存为 35,875 吨,接近 2023 年 2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低库存导致 LME 现货锌合约相对三个月期锌出现大幅溢价,这种溢价通常吸引金属流入交易所仓库,但现货市场供应短缺,导致库存流入交易所的动力不足。此外,上海期货交易所注册仓库的锌库存也开始下滑。在供应端,受季节性因素影响,9 月份国内锌精矿产量有所回落,进口矿量虽保持高位但由于处于亏损限制进口量的释放。近期国内锌精矿 TC 下滑、再生锌厂因利润倒挂减产,预计 11 月份精锌产量或下滑。消费方面,10 月份锌下游加工企业开工表现尚可,镀锌、压铸锌板块开工率整体维持企稳小幅上升的姿态。综合来看,锌价或延续高位震荡运行姿态。
铅:供应受限与需求分化下的价格上行
供应端,国内原生铅冶炼复产且北方冬储启动,铅精矿争夺加剧,低加工费抑制增产;再生铅受废电瓶供应紧张和采暖季环保预期影响,开工提升有限。社会库存低、进口补给不足,支撑价格。需求端结构分化且弱复苏,储能与启动电池需求稳健、冬季备货有支撑,但传统铅酸电池受汽车排产下调、新能源替代及政策补贴退坡影响疲软,新兴领域拉动不足,消费复苏慢。短期宏观情绪主导,供应原料约束提振,铅价偏强上行。
锡:供需紧平衡,高位挺价持续
缅甸锡矿复产慢、进口受限,印尼加强出口管控致原料短缺。国内冶炼厂低库存、低加工费,虽检修结束,但原料约束仍制约产能,供应偏紧。需求端,传统消费电子复苏慢、旺季效应弱,AI、新能源用锡有潜力但增量难抵传统收缩,下游按需采购,高价位抑制消费,处于新旧需求转换期。宏观情绪转暖,供需紧平衡,锡价高位挺价。
镍:长期约束与短期过剩,价格弱势调整
供应端,印尼新政限制镍冶炼产能扩张,菲律宾雨季致镍矿供应季节性收缩,有成本支撑;但全球精炼镍产能释放、LME库存高,短期供应宽松压制价格。需求端,不锈钢行业淡季采购谨慎、去库慢,新能源领域高镍化受磷酸铁锂竞争需求增幅有限,传统需求平稳,整体镍需求新旧动能转换、增长平缓。短期高库存压制、基本面偏弱,镍价弱势调整。
后市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把握结构性机会
展望后市,有色金属市场将继续在宏观政策博弈和基本面动态平衡中前行。宏观方面,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走向仍将是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若降息预期得以兑现,将为有色金属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反之,若“鹰派”信号持续,市场可能会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
从基本面来看,不同有色金属品种将呈现出不同的走势。铜、铝等品种由于供应短缺担忧和需求增长预期,有望继续保持强势;锌、锡等品种在供需紧平衡下,价格可能维持高位震荡;而镍等品种则可能受到高库存和需求偏弱的压制,价格上行空间有限。
对于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来说,需要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变化、贸易环境动态以及各品种的基本面情况,把握结构性机会。在供应短缺预期较强的品种上,可适当关注多头机会;而对于供应宽松、需求疲软的品种,则需谨慎操作,防范价格下跌风险。同时,随着全球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有色金属在新兴领域的需求潜力值得深入挖掘,这或许将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对市场进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