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格震荡看钴产业链的韧性生长与未来机遇
2025年11月,长江现货1#钴价维持在38.8万-40.2万元/吨区间,均价39.5万元/吨,较月初微降0.25%;长江综合的钴粉价格稳定在49万元/吨左右。这一看似平静的价格波动,实则折射出新能源时代钴产业链的深层变革与韧性生长。
技术替代与刚性需求的“双轨博弈”
新能源汽车销量10月突破50%的增长,本应成为钴价上涨的强力支撑,但无钴电池技术的崛起却为价格上涨设置了“天花板”。高端车型对三元电池的刚性需求,与中低端市场向磷酸铁锂等无钴方案的转移,形成鲜明对比。这种“高端保量、中低端降本”的需求分化,正是当前钴价“稳中微调”的核心逻辑。值得注意的是,腾远钴业四氧化三钴已实现对外销售,三元前驱体进入送样阶段,这标志着国产钴材料在高端应用领域的突破,为产业链注入新动能。
供应链韧性:从“资源依赖”到“技术赋能”
钴资源供应紧张与新能源需求增长的矛盾长期存在,但产业链已展现出强韧性。一方面,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提升资源利用率,如腾远钴业2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释放,有效对冲部分供应压力;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的持续向好,为钴需求提供了坚实基础。短期来看,钴价或维持震荡格局,受新能源产销数据及技术替代进展的直接影响;但长期而言,随着高端车型渗透率提升及储能领域对钴的增量需求,钴价中枢有望稳步抬升。
行业启示:在变革中寻找确定性增长
钴价的波动,本质上是新能源产业链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重构的缩影。对于企业而言,既需关注无钴电池技术的突破进展,也应把握高端三元电池的刚性需求机遇。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需关注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及政策导向,长期则需聚焦具备技术壁垒与产能优势的龙头企业。值得肯定的是,中国钴产业链在资源整合、技术升级、产能扩张等方面的积极布局,正为全球新能源革命提供关键支撑。
未来展望:绿色转型中的“钴”色机遇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潮中,钴作为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料,其战略地位不容忽视。短期震荡不改长期向好趋势——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以及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对钴的增量需求,钴价有望在供需动态平衡中实现稳健增长。更令人期待的是,中国企业在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等高端产品领域的突破,正推动钴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信息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