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金属,它虽是“隐形冠军”,却从保障安全的阻燃剂,到提升发电效率的光伏玻璃,再到前沿的半导体与军工领域,几乎无处不在。它就是战略金属——锑。
价格走势:强势突破创阶段性新高
截止11月25日锑价再现强势拉升,长江现货市场1#锑均价突破17.5万元/吨,单日涨幅达5000元。价格已成功突破近三个月震荡区间上沿,技术形态呈现加速上行特征。政策层面释放重大利好,此前受限的锑品对美出口通道重新打开,企业获批量产订单并加速出运,市场信心快速修复。在供需基本面与政策利好双重驱动下,锑价短期强势格局有望延续。此次锑价急涨由短期因素共振引发:供给突发收缩、需求集中释放与资金涌入共同推动了本轮快速上行。
上涨核心驱动力:稀缺性价值重估
供给危机加剧:国内主要锑矿产区因环保督查与安全整改大规模停产,进口锑精矿到港延迟,市场现货流通急剧收紧。中国锑储采比不足10年的稀缺性现状被市场重新定价。
战略价值凸显:出口管制政策与战略收储持续推进,有效锁定国内供应,而国际锑价较国内溢价近2倍,价格倒挂刺激看涨情绪。
新能源需求刚性增长:光伏玻璃澄清剂用锑需求持续放量,供需缺口扩大预期强化。
供应端:资源枯竭与政策限制共同制约
全球锑矿供应呈现收缩态势。俄罗斯主要生产商因资源接续问题出现产量下滑,国内锑矿则在环保约束下持续减产。尽管再生锑提供部分补充,但整体增速有限。出口政策虽有所调整,但难以改变供应偏紧的长期格局。
需求端:光伏与战略收储成为核心驱动力
光伏玻璃领域用锑需求增长显著,已成为重要的需求增长点。多国开展的锑资源战略收储进一步夯实了需求基础。传统阻燃剂等领域需求保持稳定,整体需求结构呈现“新兴拉动、传统稳健”的特征。
锑产业链现状可概括为:上游资源稀缺性凸显,中游冶炼集中度提升,下游应用呈现“传统需求稳健,新兴领域高速增长”的格局。
上游资源端:储量集中与开采压力并存
全球锑矿资源分布高度集中,但整体面临资源消耗加快、品位下降与环保限制等多重约束,主要产区产量呈现一定收缩趋势,原料供应趋紧态势明显。
中游冶炼端:工艺双轨与格局整合
冶炼环节以火法为主、湿法为辅,产品体系覆盖氧化锑、焦锑酸钠等高附加值品类。行业逐步形成以少数龙头企业为主导的竞争格局,资源掌控能力与绿色冶炼技术成为核心竞争力。
下游应用端:结构优化与光伏驱动
阻燃剂领域仍是基本盘,需求稳定;光伏玻璃成为增长极,伴随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放量;聚酯催化、铅酸电池等领域保持稳健需求。此外,在军工、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不断拓展高价值应用。
展望后市,在出口预期增强、光伏刚需支撑及资源稀缺性多重因素推动下,锑价具备持续上行动力,未来仍存反弹空间。
风险提示与机会
当前锑价已进入加速冲高阶段,需警惕下游对高价的抵触情绪以及政策调控风险。然而,在供给弹性严重不足、新能源需求确定的背景下,锑价中长期上行趋势仍具较强支撑。建议关注具备资源保障优势的龙头企业,以及光伏技术迭代带来的需求弹性。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