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4日,A股市场延续强劲升势,上证指数突破2024年10月高点3674.4点,收于3683.46点,创下自2021年12月以来近四年新高,并实现“八连阳”。全市场单日成交额达2.18万亿元,两融余额突破2.03万亿元,均刷新历史纪录。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指出,若满足盈利改善广度扩大、资金结构优化、政策与全球经济周期协同三大条件,沪指年末有望挑战4000点,但本轮行情与2015年单纯依赖杠杆资金推动的行情存在本质差异。
当前市场呈现“科技领涨、小盘股领跑”的分化格局,中证1000指数8月以来累计上涨6.05%,远超沪深300的2.48%。半导体、人工智能硬件等科技板块主导交易,单日成交额前四的行业为电子设备、机械、金属非金属与采矿。两融余额连续刷新十年新高,但章俊强调,当前杠杆水平仍可控,两融交易额占成交额比例低于2015年峰值。浙商证券研报分析认为,A股正处于历史上首次“系统性慢牛”,宏观层面风险偏好提升与无风险利率下行共同推动市场,而中国制造业优势(如AI、新能源)形成内生增长动能,支撑慢牛格局。
市场情绪高涨的同时,业内人士提示需警惕结构性风险。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指出,当前行情更多体现为资金推动下的分化上涨,小盘股短期涨幅过大导致部分个股估值偏离业绩,投资者应关注市场情绪变化与题材炒作退潮风险。章俊进一步分析,沪指冲击4000点需满足三大核心条件:盈利改善需从科技资源品领域向消费制造业延伸,居民存款“搬家”需转化为持续入市行为,国内降息降准需与美联储政策窗口协同。
从投资布局看,机构共识聚焦四大方向:科技成长(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高股息防御(银行、电力设备)、消费复苏(新消费与传统消费修复)及并购重组(央国企改革)。尽管市场短期或面临小盘股波动加剧、政策落地节奏不确定性等挑战,但长期来看,A股正从资金驱动向基本面驱动过渡,若政策与经济数据形成共振,系统性慢牛或将稳步推进。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为“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为长江有色金属网原创,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尽可能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