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联储深陷人事动荡与政策转向的双重风暴,其决策路径成为全球市场焦点。回顾关键事件:
1)、2025年8月2日,美联储理事库格勒辞职为特朗普政府提供人事调整契机;
2)、8月8日,特朗普提名斯蒂芬·米兰为理事,其任命若通过将直接影响9月18日FOMC会议决策。
3)、8月22日,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释放鸽派信号,首次将政策重心从“控通胀”转向“防就业风险”,被视为9月降息前奏。次日,美联储公布长期货币政策框架调整,放弃平均通胀目标制,确立“就业与通胀冲突时采取平衡方法”的新准则,并承认就业可适度超越最大水平。
人事风波持续发酵:8月26日特朗普罢免理事库克引发诉讼,9月10日联邦法官紧急叫停解雇令,要求库克留任至诉讼结束。主席人选方面,哈塞特、沃什、沃勒三人进入最终遴选名单,贝森特退出,特朗普力挺哈塞特,预计年底前公布提名。
未来“关键战役”时间表已清晰:9月18日议息会议将重启降息周期,市场押注50基点概率因就业数据疲软而升温;10月30日会议将成降息节奏分水岭——若9月降息50基点,10月或暂停;若仅降25基点,10月重要性陡增。12月11日最后一次会议将影响2026年政策预期。更长远看,2026年5月鲍威尔任期结束,其是否留任理事至2028年存变数;2026年11月中期选举若共和党大胜,或推动立法削弱美联储独立性,构成系统性挑战。
这场人事与政策的双重博弈,不仅重塑美联储决策框架,更深刻影响全球资本市场走向。市场正密切关注9月会议是否兑现降息预期,以及后续节点如何平衡就业保护与通胀控制,其结果将决定全球资产价格波动方向与幅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