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动力电池巨头LG新能源的突然决策,在印尼乃至整个东南亚新能源汽车产业引发震动。该公司周一宣布,正式终止与印尼政府及国企签署的142万亿印尼盾(约合84.5亿美元)超级电池产业链合作计划,这一变故令雅加达打造区域锂电枢纽的雄心遭遇重大挫折。
百亿项目折戟背后
2020年签署的这份谅解备忘录曾被誉为"印尼工业升级里程碑"。根据协议,LG新能源计划与印尼国企部、矿业控股公司等机构合作,构建涵盖镍矿开采、前驱体生产、正极材料制造及电池组装的完整供应链。项目若全面落地,预计可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并使印尼在全球电动车供应链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
对于此次退出,LG新能源官方声明归因于"市场状况变化及投资环境考量",但未披露具体细节。行业观察人士分析,可能涉及因素包括:
►镍价波动风险:作为全球最大镍生产国,印尼镍矿出口政策频繁调整,价格剧烈波动增加长期投资不确定性;
►产业链配套不足:尽管印尼拥有丰富镍资源,但前驱体、隔膜等关键材料仍依赖进口,本地化供应链建设滞后;
►地缘政治压力:印尼政府要求外资转移核心技术及提高本地股权比例的要求,可能与企业全球化战略产生冲突;
►竞争格局变化:随着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中企加速布局东南亚,区域市场竞争骤然加剧。
印尼新能源战略遭遇逆风
该项目夭折对印尼"2030年成为区域科技中心"的愿景构成直接冲击。佐科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的电动车产业政策遭遇重大考验,已吸引的140亿美元电池产业投资中,LG项目占比超60%。此次变故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外资信心动摇:其他跨国企业可能重新评估印尼投资计划,延缓决策进程;
产业链缺口扩大:印尼亟需的正极材料、电池回收等关键环节发展或将滞后;
就业预期落空:项目直接关联的5万个就业岗位及间接就业机会面临缩水。
亚太锂电版图重构契机
LG新能源的战略收缩,却为中韩电池企业腾出市场空间。宁德时代已悄然加大印尼镍矿采购量,比亚迪正与当地矿企洽谈合资建厂事宜。专家指出,此次变故或将加速东南亚锂电产业"中国主导、多国协同"的新格局形成。
对于印尼而言,危机中亦蕴含转机。若能借此优化投资政策、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强人才培养,仍有机会在全球新能源竞赛中占据重要一席。毕竟,苏拉威西岛的红土镍矿,仍是最具吸引力的战略资源。
以上内容仅供参阅,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