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长江综合金属镨均价报59.25万元/吨,单日下跌2500元/吨,周累计跌幅达6250元;氧化镨均价同步回落至44.75万元/吨,单日下跌3750元/吨,周累计跌8500元。轻稀土在关税冲击、替代技术渗透与库存积压三重压力下持续承压。
一、核心驱动因素:政策冲击、技术替代与供应链修复
关税战压制出口需求,磁材订单萎缩
美国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的政策自4月2日生效后,中国钕铁硼磁材出口订单量锐减19.3%,导致氧化镨社会库存较年初增长12%(约1.8万吨)。磁材企业采购意愿疲软,部分厂商延长账期至90天以上以缓解资金压力,进一步抑制市场流动性。
出口链断裂风险:中国稀土磁材厂出口订单交付周期从4周延长至12周,农业无人机等民用领域客户转向东南亚供应商,订单流失率预估达15%-20%。
替代技术加速渗透,需求结构分化
铈铁合金替代方案普及:家电、消费电子企业镨添加比例从2.8%降至1.5%,转向成本低35%的铈铁合金,预计2025年替代量将达3.5万吨,占轻稀土总需求的12%。
新能源需求增速放缓:受关税压制,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用钕铁硼增速同比回落至18%(2024年为32%),且海外车企加速布局无稀土电机技术(如丰田固态电池车型),削弱长期需求刚性。
缅甸供应修复与库存压力
缅甸克钦邦稀土矿区武装冲突近期出现缓和迹象,中国自缅进口中重稀土量环比回升15%,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分离成本回落至158万元/吨。尽管一季度进口量同比仍减少45%,但短期供应紧张情绪缓解,贸易商抛售库存压力上升。
二、产业动向:龙头企业的“攻守道”
北方稀土:全产业链整合对冲风险
资源端:依托白云鄂博矿(全球最大轻稀土矿)资源垄断,镨氧化物自给率超90%,预计年末产能扩至8万吨/年,全球市占率突破35%。
应用端:磁材业务数字化转型推动高端钕铁硼毛利率提升至22%,并布局固态电池材料市场,绑定宁德时代、比亚迪供应链,高端订单占比提升至26.2%。
国际博弈:美国“去中国化”困境
美国Mountain Pass矿对华出口量同比下降23%,本土精炼产能不足导致军工磁材交付延迟。五角大楼紧急拨款5亿美元研发铈钴磁体等替代方案,但性能仍落后传统产品20%,商业化需2年以上。
技术突围与政策协同
中国稀土集团开发低镝高铽永磁体,切入军工高温电机市场,单吨产品附加值提升30%。行业呼吁将稀土收储与出口配额挂钩,通过“以储代产”调节市场供给。
三、宏观经济与政策影响
一季度GDP增长5.4%的支撑与矛盾
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工业生产与固定资产投资回升显著,但出口链受关税压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货物出口增长6.9%,但进口下降6%,贸易结构优化但总量承压。
政策端:战略资源价值再定义
中国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强化定价权,但轻稀土尚未纳入政策保护范围。市场传言二季度或启动商业收储,但政策落地尚存不确定性。
四、未来一周价格预测:镨价或考验58万元支撑
短期逻辑:
利多因素:北方稀土收储预期升温、风电装机季需求回暖(单台5MW风机镨用量约0.8-1.2吨)、核能订单释放(单台机组镨用量5-8吨)。
利空因素:关税战抑制出口、铈铁替代加速、磁材企业库存高企(备货量达1个月以上)。
预测结论:
金属镨价格或下探58-60万元/吨区间弱势震荡;氧化镨受分离成本支撑,价格或下探43-45万元/吨。若政策端释放收储信号或新能源需求超预期,镨价存在阶段性反弹机会,但中长期需警惕替代技术与全球供应链重构风险。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