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16日,华安黄金易ETF(518880)场内价格突破7.5元,创历史新高,规模达到548.64亿元;华夏黄金ETF等同类产品同步上涨,年内收益率普遍超过23%。数据显示,仅4月1日至15日,华安黄金易ETF净申购份额高达15.6亿份,总规模接近550亿元,半个月内规模增长38%。此外,全市场黄金ETF总规模已接近1400亿元,4月资金净流入超267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流入量的86%。这一现象与黄金价格飙升直接相关——4月16日,COMEX黄金期货突破3300美元/盎司,现货黄金单日暴涨超100美元,年内累计涨幅达25%。
一、黄金暴涨的四大核心驱动因素
地缘冲突与美元信用危机
中美欧关税战升级(如美国对中国稀土加征关税、欧盟对华新能源车加征35%临时关税)加剧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上海港集装箱滞留量激增32%。同时,美元指数跌至99.34(2023年7月以来新低),人民币离岸汇率突破6.65,黄金作为“终极避险资产”需求激增。
全球央行“购金潮”延续
中国央行连续5个月增持黄金,3月末储备达7370万盎司;新兴市场国家加速去美元化,全球央行一季度购金量达1500吨,创历史新高。世界黄金协会指出,央行购金与滞胀担忧形成共振,支撑金价长期上行。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美国3月核心CPI同比降至2.8%,市场对6月降息概率飙升至76%,10年期美债实际利率跌至-1.3%,推动黄金ETF单周增持超60吨。高盛测算,每25个基点降息将带动全球黄金ETF增持60吨,美债抛售潮下2.3万亿美元资金涌入黄金市场。
杠杆资金与技术性买盘共振
黄金突破3250美元关键阻力位后触发程序化交易买入信号,COMEX黄金期货未平仓合约激增18%,投机净多头持仓占比达67%。但3300美元上方抛压显著,部分资金获利了结导致尾盘波动。
二、市场分化:机构抢筹与散户止盈博弈
机构主导长期配置:华安黄金易ETF机构持有人占比66.64%,近一年夏普比率2.65,年化收益率38.02%,远超同类产品。
散户短期波动敏感:个人投资者占比高的黄金ETF(如博时黄金ETF联接C)易受情绪影响,近期部分产品因杠杆资金止盈出现回调。
产业链传导效应:国内金饰品牌价差扩大至57元/克(深圳水贝批发价780元/克),回收市场利润率压缩至3%-5%,反映实物市场供需矛盾。
三、机构观点:长期逻辑未改,短期警惕波动
长期乐观:中欧财富、博时基金等机构认为,无论美国经济走向衰退、滞胀还是软着陆,黄金均受益于货币宽松和去美元化趋势,长期目标价看至3700-4500美元。
短期风险:华安基金提示需警惕美联储政策转向、关税突变等风险,建议“逢回调分批布局,不盲目追高”。摩根士丹利警告,若金价跌破3100美元,或触发200亿美元止损盘。
四、投资者策略建议
长线配置:优先选择费率低于0.4%的黄金ETF(如华安黄金易ETF)或矿业股,在3200-3250美元区间分批建仓。
短线交易:关注3280-3330美元区间高抛低吸,突破3350美元追多,止损设于3150美元。
风险对冲:通过“固收+黄金”策略(债券占比80%+黄金ETF 20%)平衡收益与波动,年化收益率可达2.37%,跑赢纯固收产品。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