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国内锗(99.999%)均价单日上涨400元/千克至15300元/千克;而氧化锗价格虽维持在9600元/千克,但现货市场已出现贸易商囤货待涨的迹象。这一轮急涨背后,是多重力量博弈的集中爆发:
技术需求井喷:卫星互联网、6G基站建设提速,高纯度锗基红外探测器订单激增35%;
库存警报拉响:国内主要港口锗锭库存降至2016年以来最低水平,云南某冶炼厂原料库存周转周期缩短至5天;
资本围猎升级:期货市场锗合约持仓量单周激增42%,外资机构通过离岸账户抢购保税区现货。
二、产业裂变:从“出口贱卖”到“战略武器”的逆袭
政策核弹重塑供给格局
中国自2024年起实施的《稀有金属管理条例》,将锗纳入出口管制清单,直接导致全球供应链重构:
出口量腰斩:2025年一季度对美锗制品出口同比骤降68%,美企被迫转向南非、俄罗斯高价采购;
价格话语权争夺:国内冶炼厂联合成立“高纯锗产业联盟”,要求出口合同绑定人民币结算比例不低于60%。
需求端技术革命倒逼升级

绿色转型催生替代博弈
日本松下研发出钙钛矿/锗叠层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38.7%,但成本高出纯锗方案22%;
欧盟启动“锗回收2030计划”,目标将再生锗占比从15%提升至40%,倒逼中国冶炼厂升级提纯技术。
三、资本暗战:产业巨头与金融玩家的攻防手册
上游资源卡位战白热化
云南锗业启动10吨级超高纯锗(7N级)生产线,剑指光芯片基材进口替代;
驰宏锌锗与SpaceX签订5年期锗锭供应协议,锁定价格浮动上限机制。
中游冶炼技术军备竞赛
氢还原法制锗粉纯度突破5N级,加工成本下降18%;
锌冶炼渣提锗回收率提升至82%,副产锗占比突破总供应量35%。
金融工具创新对冲风险
上海期货交易所拟推出氧化锗期货合约,构建“矿-锭-粉”全产业链套保体系;
跨境人民币信用证结算比例提升至47%,降低汇率波动冲击。
四、变局前瞻:三大临界点决定行业生死
政策博弈窗口(2025年6月30日前)
美国商务部或将锗列入“关键防御材料清单”,触发301条款报复性关税;
中国可能出台锗资源战略储备实施细则,定向收储高纯锗粉。
技术替代分水岭(2026年前后)
硅基红外探测器成本若降至锗基产品85%,将冲击30%市场份额;
钙钛矿电池量产进度若提前,可能分流20%光伏用锗需求。
资本撤离红线
多头警戒线:锗价跌破14500元/千克将触发量化基金强制平仓;
空头狙击点:突破16000元/千克或引发产业客户套保盘反扑。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