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伦铝库存连续三周下滑至44.2万吨,创2023年3月以来新低;同期,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铝库存单周锐减4.39%至20.6万吨,刷新近两个月低点。全球两大交易所库存“双降”,引发市场对铝市供需格局转向的强烈预期。
背景延伸:
中国需求复苏信号:3月中国制造业PMI回升至51.1%,新能源车产量同比增35%,光伏组件出口量环比增22%,铝材消费端边际改善。
海外供应扰动加剧:澳大利亚昆士兰铝土矿罢工事件持续,几内亚雨季运输效率下降,海外氧化铝到港量环比减少8%。
一、市场影响:低库存支撑强化,铝价蓄势待发
短期利多:库存“安全垫”消失,逼空风险升温
当前LME铝库存可用天数已降至6.8天(2023年均值12天),沪铝库存消费天数不足5天,低库存环境下,任何突发性供应中断或需求超预期都可能触发价格快速反弹。4月11日,LME铝价单日涨1.2%至2480美元/吨,沪铝主力合约收于20,150元/吨,逼近年内高点。
结构性矛盾:显性库存“隐形化”与隐性囤货博弈
贸易商囤货待涨:国内铝社会库存(含非交易所仓库)逆势增加3万吨至85万吨,部分中间商押注二季度基建项目集中开工。
俄铝流向不明:欧盟对俄铝制裁豁免期将于6月到期,俄铝加速向亚洲仓库转移,但LME库存中俄铝占比仍高达82%,制裁落地前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二、行业联动:政策红利与成本博弈
中国“以旧换新”政策刺激需求
国务院4月10日推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对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等铝密集型产业提供补贴,预计拉动年消费增量50万-80万吨。南山铝业(600219.SH)、中国铝业(601600.SH)等企业加速布局高端铝板带产能。
能源成本高企压制复产节奏
欧洲天然气价格反弹至35欧元/兆瓦时,德国Trimet铝业推迟重启5万吨产能;云南电解铝企业虽复产,但水电供应不稳定,实际达产率仅70%。
国际巨头减产挺价
美铝(Alcoa)宣布削减巴西Alumar冶炼厂10%产能,力拓(Rio Tinto)推迟加拿大Kitimat铝厂技改计划,海外供给收缩预期升温。
三、铝价走势预判:低库存+政策驱动下的上行窗口
短期(1-2周)
多头逻辑主导:若LME库存持续跌破40万吨,空头止损盘或推动铝价突破2500美元/吨;沪铝有望测试20,500元/吨阻力位。
风险提示:需警惕4月15日美国CPI数据超预期引发宏观情绪波动。
中期(2-3个月)
需求验证期:5月中国基建项目开工潮、新能源汽车产销旺季将至,若去库速度加快,铝价或进入“库存下降-涨价-补库”正反馈循环。
价格目标:LME铝价有望冲击2600美元/吨,沪铝主力合约或上探21000吨。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