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狂飙催生"借贷炒金"热潮 机构连发预警提示市场过热风险
国际黄金市场持续上演"疯狂行情",截至4月21日,COMEX黄金期货价格年内累计涨幅达27%,现货黄金突破3360美元/盎司关口,国内周大福、老凤祥等头部品牌首饰金价集体站上1020元/克。伴随美元指数跌破99创三年新低,黄金的避险属性引发资金加速涌入,但市场躁动中已浮现非理性投资苗头。
调研发现,部分投资者开始采用杠杆手段追逐金价涨势。有网友自述通过银行贷款17万元加仓黄金,其持有的30万元黄金资产中近六成依赖借贷。社交媒体平台上,类似"借钱蹦极"的炒金操作并不鲜见,有投资者使用消费贷、信用卡套现甚至转让年息4%的大额存单筹措资金。这种激进的投机行为引发专业人士担忧,某股份制银行贵金属业务主管透露,近期客户咨询杠杆炒金的年轻群体明显增多,部分平台黄金产品单日交易量激增三倍。
面对市场过热迹象,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已启动风险管控。4月15日以来,嘉实、永赢等多家公募紧急对黄金ETF实施限购,单日申购上限设定为100万元。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国有大行连续发布贵金属交易风险提示,强调"合理控制仓位"。上海黄金交易所同期向会员单位下发通知,要求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黄金波动率已接近2020年疫情初期水平,ETF限购主要防范申赎波动导致的净值偏差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场看涨情绪浓厚,但实物黄金投资存在隐性成本。某黄金珠宝企业财务总监算了一笔账:消费者购买首饰金需承担每克50-80元的加工费,而回购时多数品牌按原料金价扣减2%-5%手续费,这意味着金价需上涨约8%才能覆盖交易成本。世界黄金协会最新报告显示,3月全球黄金ETF流出8.23亿美元,部分机构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
对于普通投资者,中国黄金协会专家建议保持理性:"当前金价已包含美联储降息预期、地缘冲突溢价等多重因素,技术上存在回调压力。投资者应避免使用消费贷等短期资金配置黄金,更忌盲目加杠杆。"多位分析师提醒,黄金作为避险资产更适合中长期持有,短线炒作需警惕流动性风险,尤其纸黄金、黄金期货等衍生品可能因剧烈波动导致本金损失。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