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长江地区1#钴报价区间为212000-258000元/吨,均价235000元/吨,下跌5000元;长江综合1#钴报价区间为216000-255000元/吨,均价235500元/吨,下跌5500元。
当前钴市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分化特征。据行业统计,3月国内钴盐产量达8921吨,其中氯化钴产量环比增长13.2%,硫酸钴占比51.8%保持主导地位。这反映出动力电池材料领域的需求韧性,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用三元前驱体企业的备货需求支撑。但与此同时,电钴产量却出现近两年首次环比下降,3月产量5400吨环比减少2.9%,主因刚果(金)暂停出口政策导致的原料供应受限。这种"钴盐强、电钴弱"的格局,使得生产企业更倾向将有限原料资源投入高附加值的钴盐生产,进一步加剧电钴市场的流动性收缩。
地缘政治因素正深度重塑全球钴供应链。刚果(金)自2月实施的钴出口禁令已产生实质性影响,该国占全球76%的钴产量供应缺口短期内难以弥补。尽管政策允许矿山持续开采,但冶炼企业库存缓冲周期普遍不超过三个月,部分依赖刚果原料的企业已启动应急采购机制。值得关注的是,印尼作为新兴钴资源国,其镍钴中间品产能加速释放,3月对华出口量同比增长37%,正逐步形成对刚果钴的替代效应。这种供应格局的重构,使得市场对钴价长期走势产生分歧——既有刚果政策支撑的看多预期,也存在印尼产能释放带来的看空压力。
终端需求端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3C消费电子领域迎来传统旺季,智能机器人及低空经济设备制造商的大规模备货更形成新增量。但动力电池领域却显露疲态,高镍低钴技术路线渗透率持续提升,导致车用钴需求增速放缓。这种结构性矛盾在库存数据中显露无遗:钴盐企业原料周转天数降至15天历史低位,而电钴社会库存却环比增加8.3%,反映出下游采购策略的显著分化。
展望后市,钴价波动中枢或将上移。刚果(金)政策审查期临近,市场传闻该国可能引入出口配额制度,这种供给端强约束与需求端结构性增长的交织,可能推动钴价进入新的价格走廊。值得关注的是,金融机构开始加大对钴资源企业的授信支持,某国有银行近期针对钴产业链推出专项融资方案,试图缓解企业的现金流压力。
但风险同样显著:印尼中间品产能释放节奏、固态电池技术突破进度、以及再生钴回收体系完善程度,都将成为影响价格走势的关键变量。短期来看,215000-240000元/吨或将成为新的震荡区间,建议产业链企业加强套期保值操作以应对市场波动。
长江有色金属网电话:0592-566883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