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长江地区1#镁报价区间为17300-18300元/吨,均价17800元/吨,持平;长江综合1#镁报价区间为17600-18100元/吨,均价17850元/吨,持平。
当前镁市核心矛盾集中于成本传导机制与终端需求错配。上游原料端,神木地区块煤价格延续上行趋势,成本倒挂压力正通过产业链向镁冶炼环节传导。面对成本压力,府谷地区镁企检修比例超过40%,社会库存降至1.1万吨,同比下降35%,供应端收缩为镁价提供硬支撑。
需求端则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传统应用领域持续低迷,铝加工企业采购压价力度加大,海绵钛行业需求维持刚性但增量有限,钢铁脱硫领域受粗钢产量调控影响需求收缩。新兴市场方面,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订单保持每月2000吨增量,但低空经济领域的无人机、eVTOL等应用尚处验证阶段,尚未形成规模采购。出口市场呈现分化态势,印度市场询单量有所增长,但压价也很厉害,欧洲市场报价对国内价格形成天花板效应。这种需求结构导致港口库存累计增加3000吨,中间环节蓄水池功能弱化。
政策变量成为影响市场信心的关键因素。环保督察组对榆林地区的"回头看"行动导致15家镁企推迟复产计划,预计4月中旬行业开工率将跌破40%。与此同时,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实施细则公布,镁产品出口成本预计增加120欧元/吨,这将削弱国内镁企在欧洲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但政策利好也在积聚,工信部拟将单车用镁量纳入新能源汽车积分考核体系,预计2025年末镁合金在汽车领域渗透率将提升至18%-20%。
展望后市,镁价或进入16500-18500元/吨的宽幅震荡区间。短期来看,成本端块煤价格若再涨5%,镁价可能冲击18000元/吨压力位;若需求端持续疲软,价格可能下探17000元/吨支撑位。中长期动能取决于产业升级进度,车用耐蚀镁合金研发突破、镁基储氢材料商业化应用等技术创新,或将重构行业价值曲线。建议生产企业实施动态库存管理,优先保障长协订单履约;加工企业可运用“基准价+浮动”定价模式对冲风险,重点关注4月下旬欧洲夏休备货周期启动带来的脉冲式行情。
长江有色金属网电话:0592-566883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