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4032万吨,同比增长2.9%;6月单月产量695万吨,同比增幅扩大至4.4%,创年内新高。 在铜、铝等原生金属产量稳步增长的同时,再生金属领域表现尤为亮眼,行业绿色转型加速推进,全年产量有望刷新历史纪录。
一、原生金属:铜铝价格高位运行,产量稳步增长
1. 铜铝需求旺盛,价格支撑行业利润
上半年,铜、铝作为有色金属行业的“主力军”,价格持续高位运行。铜价受全球供应趋紧、美联储降息预期等因素影响,维持震荡上行态势;铝价则因国内产能管控严格、成本支撑强劲,表现优于其他金属。据行业分析,原生金属产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
✱新能源需求爆发: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对铜、铝的消耗量持续攀升,成为拉动产量的核心动力。
✱基建投资加码:国家电网投资规模扩大,特高压、配电网智能化项目加速落地,带动铜、铝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
2. 龙头企业业绩亮眼,产能利用率提升
中国铝业、江西铜业等龙头企业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10%,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其中,电解铝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精炼铜产量同比提升,显示出市场供需格局的优化。
二、再生金属:产量同比增4.55%,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1. 再生铝产量激增10.89%,成增长“主力军”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统计,1—6月我国主要再生有色金属(铜、铝、铅、锌)产量合计998万吨,同比增长4.55%。 其中,再生铝产量达560万吨,同比激增10.89%,远超原生铝增速,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标杆。
✱政策驱动:国家“双碳”目标下,再生金属产业获政策大力支持,税收优惠、补贴力度加大,企业扩产积极性高涨。
✱技术突破:再生铝冶炼技术升级,废铝回收利用率提升,成本较原生铝降低约15%,市场竞争力增强。
2. 再生铜、铅锌稳步增长,循环经济体系完善
除再生铝外,再生铜产量同比增长3.2%,再生铅、锌产量分别增长2.1%和1.8%。行业通过构建“城市矿山”回收体系,推动废旧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减少对原生矿产的依赖。例如,浙江、广东等地建成多个再生金属产业园区,形成“回收—拆解—冶炼—加工”一体化链条,年处理废旧金属超千万吨。
三、下半年展望:产量或创新高,绿色与智能化成主线
1. 全年产量有望突破历史纪录
业内专家分析,下半年随着新能源、基建等领域需求持续释放,叠加再生金属产能进一步释放,我国十种有色金属全年产量有望突破8000万吨,创历史新高。 其中,再生金属产量占比预计将提升至25%以上,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2. 绿色化、智能化加速推进
未来行业将聚焦两大方向:
✱绿色低碳:推广短流程冶炼、氢能还原等低碳技术,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扩大再生金属应用场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智能化升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建设智能工厂,实现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