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铝进口关税大幅上调至50%,直接引发国内铝价飙升。截至8月11日,美国中西部地区铝价溢价较伦敦基准价格激增近三倍,达到每磅72美分,创下历史新高。这场由政策驱动的金属市场震荡,不仅令福特等汽车巨头面临巨额成本压力,更催生了美国铝产业向回收领域转型的新趋势。
关税政策引发连锁反应:铝价失控,企业利润遭重创
特朗普政府以"保护美国制造业"为由,将铝进口关税从原有的10%一次性提升至50%,导致国内外铝价差迅速扩大。数据显示,2025年美国中西部铝溢价已较去年上涨200%,直接推高下游制造业成本。汽车行业成为重灾区:福特汽车2024年因铝材价格上涨损失8亿美元利润,公司警告称,若关税政策持续,全年相关影响将达20亿美元。
"这相当于每辆车的生产成本增加了300美元,"福特首席财务官约翰·劳勒在财报会议上表示,"我们不得不重新评估供应链布局,甚至考虑暂停部分铝制零部件的生产。"
回收产业逆势崛起:10亿美元易拉罐成"城市矿山"
在传统进口渠道受阻的背景下,美国铝产业将目光转向本土回收体系。行业高管指出,回收铝的生产能耗仅为原铝的5%,且工厂建设周期短、投资成本低,成为破解关税困境的关键路径。
美国环保署数据显示,2024年全美有超过10亿美元价值的铝制易拉罐被填埋或丢弃,其重量相当于国内原铝总产量。这一庞大的"城市矿山"正被加速开发:目前美国已宣布14个新建回收项目,总投资额超12亿美元。其中,诺贝丽斯在肯塔基州的智能回收工厂引入激光分拣技术,可将混合废料中的铝纯度提升至99.7%,单线年处理能力达20万吨。
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铝回收能否终结进口依赖?
回收产业的崛起离不开技术进步与政策倾斜。美国能源部近日宣布,将为铝回收技术研发提供5亿美元补贴,重点支持短流程冶炼和AI分拣系统。业内预计,到2027年,美国再生铝产量有望突破400万吨,占国内需求的65%,较2020年提升23个百分点。
"这不仅是成本问题,更是战略安全,"铝业协会主席查尔斯·约翰逊强调,"当俄罗斯、中国等主要产铝国面临地缘风险时,回收体系能为我们提供稳定的本土供应。"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目前美国废铝回收率仅为35%,远低于欧洲的70%。如何提升消费者参与度、完善分类体系,仍是行业需要突破的瓶颈。
全球铝业格局生变:中国或成最大赢家?
在美国自顾不暇之际,全球铝产业正经历新一轮洗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原铝生产国,2025年产量预计达4200万吨,占全球58%。尽管未被美国加征关税,但中国铝企已开始布局海外回收网络:魏桥集团在马来西亚建设的再生铝基地即将投产,年处理废铝能力达50万吨。
"未来铝业的竞争,将取决于谁能更高效地利用资源,"麦肯锡金属行业分析师威廉·科恩指出,"无论是美国的本土回收,还是中国的海外布局,本质都是对有限资源的争夺战。"
这场由关税引发的铝业危机,最终可能成为全球产业转型的催化剂。当传统开采模式遭遇政策与成本的双重挤压,回收再生能否开启金属工业的新纪元?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些被丢弃的易拉罐中。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