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5年8月15日,长江综合钨粉均价报收4430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5500元,本周累计涨幅达7500元,年初至今涨幅高达42%。这一轮价格暴涨的背后,是政策调控、战略需求、市场情绪与国际博弈的多重共振。
政策端:开采指标收紧,供应刚性约束
2025年4月,自然资源部下达第一批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58000吨,同比减少4000吨,降幅6.45%。江西、湖南等主产区配额分别减少8%和6%,部分低产区指标归零。这一政策调整直接限制了钨矿的供应量,加剧了市场供需矛盾。同时,环保督察和安全生产检查导致开采进度放缓,运输效率下降,原料供应持续偏紧。此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钨供应国,出口管制等政策措施强化了市场垄断性,国际钨价高位运行,成为国内价格的重要支撑。
需求端:军工订单爆发,新能源崛起
钨作为战略金属,在军工、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需求持续增长。2025年7月,国防科工局军工材料采购计划中,硬质合金刀具、穿甲弹芯等钨制品订单同比增长42%。厦门钨业、中钨高新等头部企业已满负荷生产,部分订单排期至2026年。同时,光伏行业对钨丝金刚线的需求激增,渗透率突破60%,厦门钨业等企业在该领域优势明显,市占率突破50%。此外,锂电池领域对钨酸锂作为新型正极材料的需求也在增加,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实现小批量供货。
市场情绪:持货商惜售,资本推波助澜
钨企普遍看好后市,持货商惜售情绪浓厚,低价货源难觅。大企业长单报价持续上调,但终端消费受高温天气影响需求减弱,合金企业面临成本压力,中小厂商减产或关停,价格传导存在滞后性。同时,资本的介入使得市场供需关系更加复杂,价格波动也更加频繁和剧烈。废钨价格年内上涨30%,部分囤货商惜售,加剧市场紧张情绪。
国际市场:全球供应紧张,中国主导定价
全球钨供应格局紧张,中国钨储量占比超60%,产量占比高达84.52%,在全球供应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对钨的依赖度较高,但自身产量有限,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钨市场的供需矛盾。国际市场上,欧洲APT价格较年初涨47%,钨铁价格较年初涨44%。
未来走势:供应持续收紧,价格易涨难跌
短期内,钨粉价格受政策调控、需求增长、市场情绪和国际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仍有上涨空间。长期来看,随着政策的持续收紧和需求的持续增长,钨价或将继续上行。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新兴领域龙头和行业整合预期个股,在分化的市场中把握钨板块的投资机遇。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