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引燃金属需求 铜、铝、稀土及新能源金属成最大赢家

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引燃金属需求 铜、铝、稀土及新能源金属成最大赢家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近日,宇树科技王兴兴指出,算力对人形机器人产业至关重要,尤其是大规模集群算力。由于人形机器人依赖电池供电,受负载和功耗限制,无法直接搭载大规模算力,因此未来将更多采用分布式算力架构。例如,在工厂内部署集中式算力中心,通过近距离(有线或无线)连接实现低延迟通信;而远距离连接(如北京机器人连接上海算力中心)则会因高延迟难以满足实时需求。而随着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落地,资本与技术共振下,金属材料领域迎来结构性需求增长。从电机磁材到轻量化结构件,从电池能源到算力基建,铜、铝、稀土、锂、钴等金属正成为产业链关键支撑。

近日,宇树科技王兴兴指出,算力对人形机器人产业至关重要,尤其是大规模集群算力。由于人形机器人依赖电池供电,受负载和功耗限制,无法直接搭载大规模算力,因此未来将更多采用分布式算力架构。例如,在工厂内部署集中式算力中心,通过近距离(有线或无线)连接实现低延迟通信;而远距离连接(如北京机器人连接上海算力中心)则会因高延迟难以满足实时需求。而随着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落地,资本与技术共振下,金属材料领域迎来结构性需求增长。从电机磁材到轻量化结构件,从电池能源到算力基建,、铝、稀土、锂、钴等金属正成为产业链关键支撑。

一、机器人“硬需求”拉动基础金属消费

铜:算力基建与电气化核心

人形机器人高度依赖传感器、伺服电机及集群算力,其线路系统对铜材需求显著。据长江有色金属网测算,单台人形机器人铜消耗量约2-3公斤,主要用于电机线圈、电路板及数据传输线。此外,分布式算力中心建设潮(如宇树科技提出的“工厂级算力集群”)将推动数据中心铜缆、服务器散热系统需求,预计2025年相关领域铜消费增量超15万吨。

铝:轻量化革命的主角

为降低电池负载压力,机器人结构件普遍采用铝合金替代传统钢材。众擎机器人等企业已应用高强度7系铝材,单台铝用量达10-15公斤。随着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巨头切入机器人赛道,轻量化材料渗透率或从目前的30%提升至2026年的50%以上。

二、稀土永磁:机器人“心脏”的关键材料

人形机器人关节电机需采用钕铁硼永磁体,其性能直接影响动作精度与续航能力。特斯拉Optimus二代已搭载48个稀土永磁电机,单台钕铁硼用量约2公斤。长江有色金属网调研显示,2025年全球机器人领域稀土需求或达1.2万吨,占稀土总消费量的15%,较2023年翻番。

三、新能源金属:电池赋能的隐性赛道

尽管机器人以“算力外接”模式降低单机算力负载,但其电池系统仍需锂、钴、镍等金属支撑。以众擎机器人PE1产品为例:

锂:单体电池容量50Ah,对应碳酸锂需求约0.8公斤/台;

钴:三元电池体系下,单台钴用量约150克;

镍:高能量密度电池推动镍需求,单台镍用量超1公斤。

随着京东、海螺水泥等资本入局机器人赛道,工业场景应用加速,预计2026年机器人电池领域锂消费增量将达2.5万吨LCE当量。

四、资本市场布局:金属供应链成投资新宠

近期众擎机器人融资中,宁德时代通过产业基金间接持股,凸显其对机器人电池材料供应链的重视。此外,多伦科技、天元智能等企业加速布局:

多伦科技:持有众擎机器人1.57%股份,或瞄准稀土永磁供应链整合;

电广传媒:通过创投基金参与,可能涉及铜材加工与算力中心建设。

五、挑战与机遇:金属行业如何应对机器人革命?

技术迭代风险:若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可能减少锂、钴需求;

回收体系构建:2030年首批退役机器人或达百万台,再生金属市场潜力巨大;

地缘政治博弈:稀土、锂资源国政策变动或影响供应链稳定性。

结语: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从“概念期”迈向“规模化”,金属材料作为硬件基石,其需求结构将深度重构。长江有色金属网认为,具备技术储备与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如掌握稀土分离技术的北方稀土、布局再生铝的立中集团)将率先受益。未来,机器人与金属行业的交融,或将催生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长江有色金属网将持续追踪机器人产业对金属市场的影响,为投资者提供深度分析。)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人形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