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讯: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提速 技术突破叠加政策支持引关注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王春阳团队近日联合国际科研力量,在纳米尺度首次揭示固态电池突发短路机制并给出解决方案,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会刊》。受此推动,A股市场固态电池板块呈现爆发式上涨,国轩高科、北汽蓝谷等多家企业股价表现亮眼。
政策层面,工信部于今年2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领域,计划2027年前培育3-5家全球领军企业;4月发布的《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进一步将固态电池纳入前瞻布局。在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双重驱动下,我国固态电池产业链正加速成熟,产业化落地进程显著加快。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技术研发持续推进和龙头企业加速布局,固态电池有望重塑新能源产业格局,为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提供更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
短讯:山东庆云:3年打造百亿锂钠电产业集群,县域经济上演“逆袭记”
户籍人口仅34万、经济基础薄弱的山东庆云县,却在新能源赛道上演“闪电逆袭”——3年培育出百亿级锂钠电产业集群,成为山东首个省级数字产业集群。
全县风电光伏发电量超社会用电量,省内首个独立储能电站在此落地,为新能源产业提供绿电保障;全国NMP材料龙头长信化学扎根于此,为锂电池生产提供关键溶剂。
依托资源优势,庆云精准招商,3年引进中科海钠、锦锂换电等43个项目,构建从材料、电芯、储能系统到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
全国首个钠电池共享换电网络覆盖50余城,“锂康码”平台落地上海;本土企业普斯特转型充电桩生产,乡镇充电设施覆盖率超90%;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云川航空无人机项目签约落地。
短讯:国轩高科全球首款储能电芯通过中国首个强制安全认证
全球总部位于上海嘉定的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314Ah磷酸铁锂电芯及电池组通过中国首个强制性储能安全标准《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认证,成为行业首批获此资质的企业。该认证以“不起火、不爆炸”为法律强制条款,涵盖电芯振动、冲击、浅刺等23项极端测试,标志着国轩高科储能产品安全性达到全球顶尖水平。
GB 44240-2024是我国首个将储能电池安全从“推荐性”升级为“强制性”的行业标准,对电芯全生命周期安全提出严苛要求。国轩高科产品除通过国内认证外,此前已获欧盟电池法规(EU 2023/1542)认证,实现“国内+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双认证。其314Ah电芯已应用于261千瓦时工商业储能柜、5兆瓦时电池舱等产品,具备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势。
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表示,公司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储能产品安全性能与技术水平的双重突破,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
未来,高安全性能、高可靠性的储能产品将成为企业抢占市场的核心竞争
【仅供参考,消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