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慕尼黑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期间,美国电池公司QuantumScape(QS)与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电池企业PowerCo联合完成全球首次固态锂金属电池摩托车实车演示。此次演示以杜卡迪V21L赛车为载体,搭载QuantumScape最新研发的QSE-5无阳极固态电池,标志着固态电池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真实应用场景的关键突破。
技术突破:高能量密度与快速充电兼得
QSE-5电池采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无阳极架构,能量密度达844 Wh/L,较传统锂离子电池提升约70%。其快充性能尤为突出——电量从10%充至80%仅需12分钟,并支持10C连续放电。今年6月整合的Cobra隔膜制造工艺,使热处理速度提升25倍,显著优化生产效率。奥迪公司为该电池专门设计电池系统,确保其在赛道等高强度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
合作里程碑:从实验室到量产路径清晰
大众集团自2012年起持续投资QuantumScape,成为其最大汽车产业股东。双方合作已进入规模化验证阶段:2022年交付固态电池A样,2023年通过超1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95%的关键验证,2024年7月签署初始合作协议,PowerCo承诺在技术达标后分期支付最多1.3亿美元,成为QS固态电池量产首位客户。按计划,2025年底将交付基于Cobra工艺的QSE-5 B1样品,2026年启动装车实地测试。
商业化策略:以摩托车为技术验金石
选择杜卡迪摩托车作为首秀载体具有战略意义:摩托车电池仓空间紧凑,对能量密度、充放电速度及安全性要求严苛,是验证固态电池性能的理想平台。相较于汽车市场,电动摩托车产量较小,可降低规模化试验风险;其高端用户群体对性能敏感且愿意为前沿技术付费,便于车企积累数据并迭代技术,待成本下降后向大众市场推广。
市场前景:百GWh级需求蓄势待发
分析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将突破206GWh,其中全固态电池超10GWh。国内企业如EVTEKER已推出11kWh全固态电池电动摩托车,WMTC工况续航240公里,售价42999元;本田等国际车企亦计划2025-2030年间将固态电池应用于摩托车、汽车及飞机。尽管当前固态电池成本较高,但随着技术突破与规模化生产推进,其长续航、快充电、高安全特性有望重塑电动出行格局。
此次实车演示不仅验证了固态电池在高要求场景下的可行性,更通过“摩托车-汽车”的渐进式商业化路径,为全球固态电池产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落地范本。随着量产进程加速,固态电池或将成为驱动下一代电动出行的核心动力。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