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5年9月5日长江综合钨粉均价达6300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大涨12500元,创历史新高。这一价格异动背后,是政策调控、需求爆发与市场博弈共同掀起的“钨金属风暴”。
一、政策铁腕:资源管控升级,供应收缩超预期
自然资源部2025年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58000吨,较2024年缩减6.45%,江西、湖南等主产区配额分别下调8%和6%。环保督察加码下,江西、湖南等地矿山开工率骤降至35%,周产量减少约200吨,市场现货库存降至15天警戒线。更严峻的是,中国钨矿平均品位从2024年的0.42%降至0.28%,高品位黑钨矿近乎枯竭,开采成本攀升至10万元/吨以上。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将钨列为“极度重要”战略资源,伦敦期钨库存仅1500吨,创近三年新低,全球供应链紧张态势加剧。
二、需求爆发:新能源与军工双引擎驱动
新能源赛道:新能源汽车单台钨用量较传统材料提升3倍,钨铜复合材料成为锂电池集流体核心材料;光伏钨丝在硅片切割中渗透率持续攀升,替代传统钢丝可提升30%切割效率,中国光伏产能占全球80%,直接拉动钨丝需求增长22%。
军工与高端制造:国防科工局数据显示,2025年硬质合金刀具、穿甲弹芯等钨制品订单同比增长42%,厦门钨业、中钨高新等企业军工订单排期至2026年。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单座核聚变堆运行40年需耗钨2.9万吨,战略需求持续扩张。
三、市场博弈:资本涌入与出口管制共振
资本介入:A股钨板块获融资净买入,厦门钨业8月29日单日融资买入额达4.81亿元,占当日资金流入31.4%,股价年内上涨。
出口管制效应:中国对钨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后,欧洲APT(仲钨酸铵)价格飙升至29.15-30.74万元/吨,较国内价差扩大,海外市场争抢加剧。
龙头动态:中钨高新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7%,洛阳钼业净利润同比大增60%,行业集中度提升推动价格传导。
四、风险与挑战:替代技术与地缘博弈
短期钨价或维持高位,但需警惕三大风险:
替代技术:日本住友电工已开发钨基复合材料,可降低30%钨用量;若再生钨技术普及率超40%,原生钨需求可能下降25%。
地缘冲突:俄乌战场消耗大量钨合金穿甲弹,全球军工产业链采购量激增,但刚果(金)等新矿投产或缓解供应压力。
季节性淡季:三季度为消费电子传统淡季,若苹果、三星等品牌备货不及预期,可能抑制短期上涨动能。
结语:钨价飙升既是政策收紧与需求爆发的必然结果,也是全球战略资源争夺的缩影。短期来看,供应刚性约束与新兴需求将持续支撑高位;长期则需关注技术替代、地缘政治及再生资源发展。投资者需理性看待价格波动,警惕“过热”风险。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