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华域汽车宣布以2.06亿元收购控股股东上汽集团持有的上海上汽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9%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直接持有上汽清陶49%股权,上汽集团转为间接持股,上汽清陶控股股东仍为清陶能源。此次收购标志着华域汽车首次进入固态电池领域,有助于补全其“智能动力”平台产品矩阵,推动“固态电池”与“电驱动”“热管理”等业务协同发展。
上汽清陶成立于2023年11月,注册资本10亿元,由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共同投资,主营半固态、全固态电池。尽管2024年其营收为0、净利润亏损6334万元,今年上半年营收仅4.66万元、亏损4067万元,但华域汽车计划通过更名(拟更名为“清陶动力科技”)及资源整合,加速其品控、研发及生产能力建设,利用“中性化”优势拓展客户结构,推进固态电池战略落地。
全球车企竞逐固态电池,技术量产进入关键期
固态电池因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核心方向,全球车企正加速布局。国内方面,上汽集团计划2024年底在MG4车型量产半固态电池,2027年落地全固态“光启电池”;广汽集团研发的30Ah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计划2026年量产并搭载于昊铂车型;长安汽车预计2025-2026年完成50GWh电芯产能投资,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吉利汽车已制备20Ah全固态电芯,能量密度达400Wh/kg。
海外车企中,丰田自2013年起联合出光兴产研发固态电池,计划2027-2028年在新一代电动车推广;奔驰、大众、本田、现代等也均在推进全固态电池技术攻关。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日本固态电池专利全球领先,但中国、韩国、欧美正加速追赶,商用化竞争日趋激烈。
技术突破与量产周期成关键,市场格局加速明晰
当前,固态电池从实验室到量产的周期缩短,车企正竞相攻克材料、工艺等核心瓶颈。谁能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将在下一代动力电池市场占据先机,全球整车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竞争格局也将进一步清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