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1日,云南锗业(002428.SZ)发布半年度报告,披露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29亿元,同比增长52.1%,净利润达2214.98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增速高达339.6%。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与市场价格上行:除材料级锗产品外,光伏级锗片、红外级锗光学元件、光纤级四氯化锗等产品销量均实现提升,同时除红外级锗产品外,其余产品售价同比上涨。全球锗价受供给收缩与需求增长影响持续攀升,国内锗精矿价格一度突破18700元/公斤,较2023年低点上涨近90%,为公司业绩提供有力支撑。
报告期内,云南锗业战略转型成效显著,逐步从传统资源企业向高端科技材料平台蜕变。卫星太阳能电池用锗基板需求激增,推动光伏锗片产能利用率提升至高位,目前公司正将光伏锗片产能从50万片/年扩至250万片/年,预计2025年达产后将覆盖全球30%卫星需求,市占率有望从20%跃升至50%。化合物半导体材料领域,磷化铟晶片通过华为认证后销量快速攀升,该产品作为800G以上光模块的核心材料,毛利率超40%,远高于传统锗产品。此外,公司研发投入达4044万元,同比增长85.7%,重点布局光纤级四氯化锗、砷化镓晶片等高端材料,持有专利94项,主导制定49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技术壁垒持续构建。
行业层面,锗作为战略性资源的地位进一步提升。2025年全球锗市场规模预计达33.6亿美元,2025-2033年复合年增长率3.69%,光纤通信(占40%)、红外光学(占40%)、半导体(占10%)为三大核心领域。中国占全球锗产量65%,云南锗业以728吨锗金属储量(占全国21%)构筑资源护城河,自给率达70%,显著降低原材料波动风险。国家将锗列为中美博弈关键矿产,出口管制政策强化价格支撑,2024年锗价同比上涨90%,政策收储预期进一步稳固价格中枢。
尽管业绩反转,云南锗业仍面临短期经营压力。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32亿元,预付款项同比激增236.2%至1.12亿元,主要用于锁定锗矿等原材料采购。一季度应收账款同比增幅达51.14%,若下游客户回款不及预期,可能产生坏账风险。此外,若未来行业供给增加或需求放缓导致锗价回落,可能削弱盈利增长动能。
展望未来,云南锗业已形成“卫星+AI+军工”多轮驱动格局。卫星锗片项目2025年达产后预计新增年收入超10亿元,磷化铟晶片随800G光模块需求爆发将持续放量,6英寸锗单晶制备技术突破在即,可能进一步打开高端芯片市场空间。公司表示,当前战略聚焦高端材料深加工,通过技术升级与市场拓展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为“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为长江有色金属网原创,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尽可能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