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竞争持续升级的背景下,长安汽车于9月24日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披露固态电池研发进展。公司宣布已成立专门研发机构,整合行业资源推进下一代电池技术开发,计划于2026年完成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启动全固态电池量产,目标能量密度突破行业现有水平。
长安汽车的固态电池研发已构建覆盖材料创新、工艺优化及整车适配的全链条体系。相较于行业整体进度,长安汽车的规划处于领先梯队。
目前,长安汽车已启动固态电池核心技术专利布局,覆盖材料体系、封装结构等关键环节。企业负责人强调,固态电池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新能源产业基础设施的系统性重构。随着装车验证进入倒计时,这场由电池技术突破驱动的产业升级,或将重塑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格局。
在长安汽车与赣锋锂业宣布深化固态电池战略合作的背景下,这场由动力电池技术革新引发的产业链变革,正将有色金属行业推向新一轮价值重估的临界点。作为固态电池核心材料的锂、镍、钴、锆等金属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全球矿产资源争夺战与技术标准主导权博弈日趋激烈。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硫化物电解质技术路线因性能优势成为主流选择。据测算,2030年全固态电池量产将带动碳酸锂需求达114万吨LCE,镍、钴、锰需求分别突破100万吨量级,锆作为卤化物电解质关键组分,需求量或将增长15倍至15.6万吨。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正重塑全球矿产资源版图。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动力电池用金属进口依存度中,锂达72%、钴达95%、镍达68%,资源安全压力持续凸显。随着回收技术突破,循环经济或将成为缓解资源瓶颈的关键路径。
【仅供参考,消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