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算力基建扩张:光纤需求拉动铜铝等有色金属的刚性消耗

算力基建扩张:光纤需求拉动铜铝等有色金属的刚性消耗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AI算力需求的激增,以及储能技术的商业化加速,光纤行业与有色金属行业的关联将进一步深化。未来,两者将继续协同创新,共同支撑数字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期,中国电信2025—2026年度一级干线光缆及接头盒集中采购项目01标包结果公示,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以最大份额中标。本次招标涉及G.654.E光纤数量约224万芯公里,系中国电信首次以框架形式开展干线光缆招标,亦是本年度国内运营商第三度启动干线光缆集采。 

伴随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纵深推进,三大运营商干线网络建设提速,G.654.E光纤需求呈井喷态势。中国电信骨干光缆网络建设已进入快车道,此次集采的224万芯公里G.654.E光缆仅能满足大半年项目需求,业内预计其2026年中期或下半年将启动更大规模新一期干线集采。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亦同步进入G.654.E干线网络建设高峰阶段。 

作为超低损耗、超大容量、超低时延的新型光纤,G.654.E已成为支撑算力网络的核心基材。从“东数西算”跨区域算力调度,到城域“毫秒用算”精准部署,其性能直接决定数字信息传输效率。当前AI浪潮驱动算力需求爆发,G.654.E光纤正以“黄金通道”作用,助力打通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动脉。

光纤行业作为数字经济的“神经脉络”,其与有色金属行业的联系并非直接的原材料依赖,而是通过算力基建扩张、储能需求爆发及生产能耗驱动三大核心路径,形成“光纤需求增长—有色金属消耗增加”的强关联链条。这种关联不仅支撑了光纤产业的规模化应用,更推动了有色金属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成为两者共同发展的关键纽带。 

一、光纤的核心应用场景是算力网络(如数据中心、5G基站),而这些场景的建设与运行高度依赖、铝等有色金属

其中,铜因具备优异的导电性能,是数据中心配电系统(高压电缆、变压器线圈)、散热装置(液冷管道、芯片基板)的核心材料;铝则因轻量化与成本优势,广泛应用于基站天线、射频连接器及数据中心结构件。 

以中国电信2025—2026年度一级干线光缆集采为例,覆盖长三角、京津冀等八大算力枢纽节点的骨干线路,这些线路的建设不仅需要光纤本身,更需要配套的电力传输系统(如铜缆连接方案)与散热设施(如铝制鳍片)。

此外,5G基站的建设同样拉动铜铝需求:每座宏基站的射频连接器数量较4G时代增长6倍,高频高速PCB的覆铜板及铜箔用量大幅提升,单座5G基站的铜用量约为传统基站的2—3倍。

这种需求的爆发,本质上是算力基建对有色金属的刚性拉动。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2025年为二期建设关键年),以及AI算力需求的激增(年增速超60%),光纤产业的规模化应用将进一步扩大铜铝等有色金属的市场需求,成为有色金属行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储能需求爆发:光纤配套支撑能源金属的需求升级

光纤的应用场景(如数据中心、5G基站)均为高能耗终端,其运行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而储能系统是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保障电力稳定的核心环节。光纤产业的发展,间接推动了储能需求的增长,进而拉动锂、钴、镍、锰等能源金属的需求。 

例如,数据中心的储能系统(如锂电池、液流电池)需要大量的锂(正极材料核心成分)、钴(提高电池稳定性)、镍(提升能量密度)。2025年国内储能市场延续强劲势头,政策端持续加码容量补偿、峰谷价差机制等市场化改革,储能订单暴增,直接刺激锂、钴、镍、锰等能源金属的需求激增,价格飙升。此外,5G基站的备用电源(如铅酸电池、锂电池)同样需要这些能源金属,而光纤的普及(如5G基站的光纤连接)进一步扩大了储能系统的覆盖范围,增加了能源金属的需求。

这种关联的核心逻辑是:光纤产业的发展推动了高能耗终端的普及,而高能耗终端需要储能系统保障电力稳定,储能系统的规模化应用则拉动了能源金属的需求。随着光纤在算力网络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如骨干网100%G.654.E化的目标),储能需求将持续增长,能源金属的市场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三、生产能耗驱动:光纤制造过程的有色金属消耗

光纤的生产过程(如预制棒制造、拉丝)需要大量的电力,而电力的传输与分配高度依赖铜、铝等有色金属。例如,预制棒的制造需要采用化学汽相沉积(CVD)工艺,该工艺需要在高温(约1000℃)下进行,消耗大量电力;拉丝过程(将预制棒拉成直径约125μm的光纤)同样需要电力驱动设备。据行业数据,单根光纤的生产能耗约为0.5—1度电,而大规模生产(如年产百万芯公里的光纤厂)的电力消耗更是惊人。 

为了降低生产能耗,光纤企业纷纷采用铜、铝等有色金属优化电力传输系统(如使用铜缆替代铝缆,提高传输效率)、升级设备(如采用节能型拉丝机,降低单位能耗)。例如,长飞光纤(国内光纤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采用了大量的铜制电缆与铝制散热设备,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能耗。这种生产过程的能耗驱动,进一步强化了光纤行业与有色金属行业的关联。

四、产业链协同:光纤与有色金属企业的深度合作

随着光纤产业的规模化应用,有色金属企业纷纷与光纤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的升级。例如,铜陵有色(国内铜加工龙头企业)与长飞光纤合作,开发了高精度铜带(用于光纤连接器的屏蔽层),满足了5G基站与数据中心的高要求;洛阳钼业(国内钼业龙头)与亨通光电(光纤光缆龙头)合作,开发了钼合金(用于光纤预制棒的支撑材料),提高了预制棒的稳定性。 

这种合作的本质是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光纤企业需要有色金属企业提供高端材料(如高精度铜带、钼合金),以满足5G、数据中心等场景的高要求;有色金属企业则需要光纤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如算力网络),以拓展其产品的应用领域。通过这种合作,两者共同推动了产品的高端化与绿色化,实现了双赢。 

光纤行业与有色金属行业的联系,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

光纤产业的发展拉动了铜铝等有色金属的刚性消耗,推动了能源金属的需求升级,同时其生产过程的能耗驱动也强化了两者的关联。而有色金属企业通过与光纤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了产业链的升级,实现了“共生共荣”。 

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AI算力需求的激增,以及储能技术的商业化加速,光纤行业与有色金属行业的关联将进一步深化。未来,两者将继续协同创新,共同支撑数字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企业动态 行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