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讯)今日,我国能源建设领域迎来重大里程碑——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这项历时15年建设的超级工程,以4197公里环线环绕"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覆盖南疆五地州106万平方公里区域(相当于湖南、湖北等6省区面积总和),标志着我国750千伏超高压环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工程攻克了全国最长距离沙漠施工技术瓶颈,在平均高度超50米的流动沙丘中创新应用"三快施工法"(快速开挖、快速准备、快速浇筑),并首次试点螺旋锚基础技术,实现三天完成铁塔基础作业。面对昆仑山脉段19公里高海拔区域,建设者采用索道运输近3000吨塔材,创下多项世界施工纪录。
作为新型电力系统骨干网架,该工程彻底改变南疆电网"长链式"供电格局,最大供电能力提升80-100万千瓦,惠及106万平方公里区域内2300万居民用电需求。更关键的是,其新增800万千瓦新能源接纳能力,可带动南疆50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开发,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超2亿吨。
工程投运后预计带动产业投资超283亿元,创造8000余个就业岗位,推动且末、若羌等资源富集区矿产开发与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同步实施的48万平方米草方格固沙工程,结合光伏治沙技术,形成"以电治沙"新模式,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超高压环网工程作为电力传输的核心基础设施,其材料体系需满足高电压、大电流、长距离、复杂环境的传输需求,涵盖多个关键环节。
一、导电材料:电力传输的“血管”
导电材料是超高压环网的核心,需具备高导电性、足够机械强度、耐腐蚀性三大特性,以应对长距离输电的电流损耗与机械应力。
• 钢芯铝绞线(ACSR):为超高压架空线路的主流选择,由钢芯(提供机械支撑)与铝绞线(负责导电)复合而成。例如,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环网工程采用JL1/G1A-630/45钢芯铝绞线(630mm²铝导体+45mm²镀锌钢芯),其20℃直流电阻≤0.0453Ω/km,满足特高压长距离输电的低损耗要求;钢芯的抗拉力达125kN,可抵御沿海强风、盐雾等恶劣环境的拉伸与腐蚀。
• 铜导体:虽导电性优于铝(20℃电阻率约0.0182×10⁻⁶Ω·m,远低于铝的0.029×10⁻⁶Ω·m),但因成本高、重量大,仅用于电缆线路(如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缆芯)或关键节点(如变电站母线)。
二、绝缘材料:电力传输的“屏障”
绝缘材料的作用是隔离导体与接地部分,防止电弧放电与短路,需具备高绝缘强度、耐老化、抗环境侵蚀特性。超高压环网的绝缘体系以复合绝缘子与SF₆气体为核心:
• 复合绝缘子:由硅橡胶(HTV高温硫化硅橡胶)作为外绝缘层,包裹玻璃纤维环氧棒(芯棒)制成。其优势在于:①耐电蚀损性能强(漏电起痕达到1A4.5级,与国外产品一致);②粘接可靠性高(与铜、不锈钢等基材形成100%内聚破坏的粘接,避免界面放电);③重量轻、强度高(拉伸强度≥4MPa,断裂伸长率≥250%)。广泛应用于超高压线路的导线连接与绝缘防护。
• SF₆气体:作为气体绝缘介质,填充于六氟化硫环网柜或GIL(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中。其绝缘强度约为空气的2.5倍,灭弧能力是空气的100倍,适用于配电自动化与紧凑型输电场景(如城市居民区、地铁等)。例如,新疆环塔工程的变电站设备中,SF₆环网柜通过“金属对金属密封”与“压力-真空密封”技术,实现SF₆气体的零泄漏,确保绝缘可靠性。
三、电缆附件:电缆线路的“关节”
电缆附件用于连接电缆与设备(如变压器、开关柜),需具备高绝缘强度、密封可靠性,主要包括:
• 电缆终端头:采用环氧树脂浇注或热缩材料制成,包裹电缆末端,防止潮气进入;
• 电缆中间接头:采用冷缩式或预制式结构,连接两段电缆,确保导电连续性。
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工程使新疆电网形成"内供七环网"主架构,通过"疆电外送"通道将绿电输送至中东部地区,预计每年可替代燃煤发电1200亿千瓦时,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仅供参考,数据来源于公开披露,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