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以来,全球铝市场迎来显著升温,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铝期货价格累计涨幅已超6%,成功触及近三年以来的最高点位。这一曾经在工业领域被视为"平民金属"的基础材料,正凭借能源转型浪潮中的多重优势,实现战略价值的重新定义。
新能源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成为铝价上涨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光伏、特高压等领域的铝需求正持续激增。其中2024年新能源汽车用铝量同比增长18%,单车用铝量已达250公斤,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200万辆后,年用铝量将增至300万吨;光伏领域同样表现亮眼,2024年新增装机2.16亿千瓦,而每GW光伏装机的用铝量超1万吨,叠加特高压电网投资带动的9.1%铝线缆需求增长,形成了强劲的需求支撑。
铜价高企背景下的替代性需求进一步放大了铝的市场空间。随着铜资源供需矛盾加剧,铝材凭借性能提升与成本优势,在输配电及工业应用领域正成为铜的重要替代选项。工信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的相关产业方案已确立"以铝节铜"的战略路径,国内企业已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落地。如烟台孚信达研发的铜铝复合材料可节约铜资源40%左右,降低成本35%;安徽万宇科技的固相复合技术装备应用于新能源车企,能实现减重20%的效果,且能耗比传统工艺降低30%-50%。
资源储量与供应链优势进一步强化了铝的战略价值。全球已探明铝土矿储量约291亿吨,虽中国铝土矿进口依存度超过50%,但凭借占全球60.41%的原铝产量(2024年达4338.5万吨),已构建起完善的铝产业体系,从氧化铝、电解铝到铝加工材的全产业链产能均居世界第一。更值得关注的是,铝的循环利用优势显著,再生铝能耗仅为原生铝的5%-8%,远低于铜回收的20%,这一绿色属性高度契合全球"双碳"战略需求。
业内人士普遍看好铝价的长期走势。从市场供需格局看,全球铝市场正从长期过剩转向供应短缺,中国电解铝产能逼近4500万吨政策红线,而海外产能受能源成本高企、投资不足等因素制约增长乏力。花旗集团预测,未来五年铝价有望突破3000美元/吨,较当前水平实现显著提升。"铝材在新能源领域的不可替代性持续增强,叠加供应链稳定性优势,预计铝价将保持高位震荡并逐步上移,其战略金属的定位将更加凸显。"一位行业分析师表示。
随着能源转型的深入推进,铝在全球工业体系中的角色正从基础材料向关键战略材料升级,这场价值重塑或将持续改写全球有色金属市场的格局。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