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10 月 21 日,2025 年 A 股市场中期分红格局已清晰显现:843 家上市公司累计发布 850 份中期分红计划(涵盖季报、半年报及特殊分红),拟分红总金额高达 6620.26 亿元。其中 595 份分红计划已实施完毕,实际派现 3096.93 亿元;剩余 255 份待实施计划仍将释放 3523.33 亿元红利,新一轮现金回报潮正加速来袭。
政策护航:分红从 "选择题" 变 "必修课"
今年中期分红的活跃态势,离不开政策层面的持续引导。新 "国九条" 及配套细则明确提出 "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而《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3 号》更从制度层面鼓励企业增加分红频次,要求上市公司在章程中明确现金分红优先顺序及差异化分红比例。监管层通过细化规则强化现金分红监管,推动回报投资者从 "自愿行为" 转向 "刚性责任",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指出,中期分红正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传递经营信心的新常态。
与此同时,市场机制的优化进一步激发了分红动力。中国结算此前宣布对 A 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减半收取,降低了企业分红成本,叠加市值管理新规对 "优化分红节奏" 的要求,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显著提升。
结构升级:龙头领航,新势力加入
从分红结构看,本轮分红呈现 "龙头引领、多点开花"的特征。14 家公司中期分红超 100 亿元,中国移动以近 541 亿元派现额居首,其分红金额占上半年净利润比例达六成,且每股派息同比增长 5.8%;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巨头及中国石油等能源企业构筑起分红 "基本盘",银行业单行业派现金额已达 2375.38 亿元,持续领跑各行业。
央企作为分红主力的地位愈发凸显,489 家央企国资控股企业中有 116 家参与中期分红,派现总额达 4610 亿元,占全市场分红比重超 70%,同比增长 5.13%。值得注意的是,分红阵营不断扩容,中国中车、长安汽车、燕京啤酒等 20 余家企业首次加入中期分红行列,其中燕京啤酒于 10 月 21 日披露上市以来首份三季报分红预案,拟派现 2.82 亿元,彰显企业对经营前景的信心。
业绩支撑:盈利改善筑牢分红底气
稳健的经营业绩是分红可持续的核心支撑。三一重工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 14.96%,净利润增幅达 46%,同步推出 26.14 亿元中期分红;东阿阿胶以 8.18 亿元净利润为基础,拟派现 8.17 亿元,分红比例接近 100%。从行业看,农林牧渔、煤炭、计算机等 7 个行业分红额同比增幅超 100%,其中电力设备行业受益于新能源产业复苏,分红规模同比增长超 200%,印证了业绩增长与分红力度的正向关联。
特殊分红与高频次分红成为新亮点。截至目前,已有多家龙头企业推出特别分红方案,部分公司如三七互娱、玲珑轮胎年内已实施三次分红。硕世生物更是以 7142.28% 的分红比例刷新纪录,在上半年净利润不足 3000 万元的情况下,拟派现 2.85 亿元,凸显回报股东的决心。
市场回响:高股息资产受青睐
分红潮对市场生态产生积极影响。数据显示,72 只中期分红个股股息率超 2%,东方雨虹以 7.87% 的股息率居首,南钢股份、江中药业等社保重仓股亦在列,这类 "高股息 + 稳增长" 标的获得长期资金关注。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中期分红缩短了回报周期,既增强了投资者获得感,也通过资金再投资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提升了市场韧性。
随着 255 份待实施分红计划的逐步落地,四季度 A 股市场将迎来逾 3500 亿元现金流注入。市场人士指出,在政策引导与业绩支撑的双重作用下,A 股分红机制将持续完善,高分红有望成为衡量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