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AI眼镜量产爬坡 钛合金、稀土需求暴增,日均2小时才是真刚需!

AI眼镜量产爬坡 钛合金、稀土需求暴增,日均2小时才是真刚需!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告别低头族!聚焦苹果Vision Pro、Meta雷朋引爆的AI眼镜热潮,揭示从手持交互到视觉互联的范式转移。随着夸克、百度小度等厂商加速量产,AI眼镜的竞争已从参数比拼转向材料学与芯片技术的交叉创新。一场围绕“轻量化、长续航、高算力”的供应链卡位战悄然升级。

告别低头族!聚焦苹果Vision Pro、Meta雷朋引爆的AI眼镜热潮,揭示从手持交互到视觉互联的范式转移。随着夸克、百度小度等厂商加速量产,AI眼镜的竞争已从参数比拼转向材料学与芯片技术的交叉创新。一场围绕“轻量化、长续航、高算力”的供应链卡位战悄然升级。

​​1. 材料革命:钛合金框架与稀土磁材的“精准博弈”​​
AI眼镜的竞争首先是“克重战争”。高端机型倾向采用医疗级钛合金(如Ti-6Al-4V),通过激光3D打印实现中空拓扑结构,在保证结构强度下将镜架重量压缩至20克以内,成本较不锈钢高出3倍但体验优势显著。中端机型则探索铝锂合金等替代材料,试图在成本与性能间找到平衡点。
声学系统方面,钕铁硼稀土磁体微型化至3mm厚度,配合超薄合金线圈,使扬声器单元体积减半却实现100dB声压级。多级磁路设计进一步降低谐波失真,成为提升音质的关键。

​​2. 散热与续航:液态金属与硅碳负极突破瓶颈​​
端侧大模型5-8W的峰值功耗对散热与电池提出极致要求。锆基液态金属导热片热导率突破80W/m·K,较传统硅脂提升5倍;微流道与气相沉积石墨烯复合方案则使镜腿表面温度降低10℃。电池领域,硅碳负极材料将能量密度提至700Wh/L,配合低温脉冲充电技术,实现15分钟补电80%的应急能力。

​​3. 供应链暗战:中国厂商以垂直整合抢占先机​​
产业链从代工向技术协同进化:长盈精密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针刺不起火的固态电池包;立讯精密整合柔性电路板与麦克风阵列,将语音唤醒延迟压至200毫秒以内。华为的钛合金表面等离子抛光技术将耐磨性提升至可承受10000次弯折,伯恩光学则研发折射率1.76的光波导镜片,预示光学显示模块即将突破。

4.AI眼镜中常用的金属材料
钛合金
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性,常用于镜框、铰链等部位,如华为智能眼镜2、XREAL Air2 Ultra的钛合金边框,兼顾轻盈与耐用。
镁合金
密度低、比强度高,是实现轻量化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机身框架、支架等,如雷鸟X3 Pro、小米无线AR眼镜探索版的镁合金骨架,有效降低整机重量。
铝合金
轻质、易加工,表面处理多样,常用于镜腿或框架部分,如Nreal Air的航空级铝合金材质,兼顾强度与美观。
液态金属
以锆基液态金属为代表,具有高耐疲劳性、耐腐蚀性,主要用于铰链等需要高精度和耐用性的部件,目前处于研发和量产阶段。

​​5. 生态竞争:从硬件参数到场景渗透​​
AI眼镜的真正战场在于能否突破“日常佩戴”的心理关口。百度借助大模型实现会议实时翻译,瞄准商务场景;夸克整合搜索与AR导航,切入生活服务。行业共识认为,2025年AI眼镜日均激活时长需超2小时,才能证明其非“伪需求”。

​​结语​​
当手机创新进入瓶颈期,AI眼镜正继承智能手机的进化使命。其成功不仅依赖芯片算力与电池技术,更需材料学在微观层面的持续创新——从钛合金的克重博弈到稀土磁材的声学重构,一场围绕“人体工程学”的精密制造革命才刚刚开始。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AI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