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今日国内绿电铝报价区间攀升至21,430-21,470元/吨,均价21,45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90元/吨,涨幅0.42%。
供给端:产能天花板下的结构性博弈
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已逼近4,500万吨的政策上限,西北地区依托风光水电的绿电铝产能释放成为主要增量来源。内蒙古霍林郭勒等示范基地的产能持续释放,叠加西南地区季节性水电供应改善,市场对四季度供应稳定性预期增强。但氧化铝市场呈现区域性供需失衡,北方因产能扩张导致价格承压,南方则因电解铝产能增长维持紧平衡,区域间成本差异逐步扩大。海外市场增量有限,印尼二期项目因电力瓶颈延迟投产,欧洲高能源成本制约复产进程,中国在全球绿电铝供应中的占比进一步升至65%。
需求端:新能源场景驱动价值跃迁
新能源汽车及光伏产业贡献超六成需求增量,分布式光伏装机渗透率提升带动高纯度绿电铝需求激增。低空经济领域成为新增长极,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电池对特种铝材需求同比激增210%,部分企业已进入宁德时代、亿航智能供应链测试阶段。传统建筑用铝受房地产行业调整拖累,华东地区铝型材企业开工率较上月下降3.2个百分点,部分企业转向再生铝替代方案,再生铝在建筑领域的渗透率提升至18%。海外市场呈现差异化特征: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推动出口企业转向绿电铝生产,而东南亚基建项目对高强耐蚀铝材需求释放,单月订单量突破15万吨。
政策端:双碳导向加速产业重构
国内《西部地区再生资源产业升级实施方案》明确2027年前建设5个绿电铝示范基地,西北地区绿电熔炼项目吨铝碳排放强度较传统工艺下降40%,为行业获取溢价能力奠定基础。欧盟碳关税试点将高碳铝关税提高至200欧元/吨,倒逼出口企业加速清洁能源替代进程。美国对铝制品加征关税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但东南亚转口贸易活跃度提升部分抵消冲击,前九月通过越南出口的铝材量同比增长37%。
宏观视角:能源转型重塑定价逻辑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背景下,绿电铝在电解铝总产量中的占比稳步提升至38%,地缘政治扰动持续推升供应链风险。国内基建投资增速回升间接拉动工业用铝需求,预计四季度绿电铝消费增速将维持在8%-10%区间。机构普遍认为,随着采暖季绿电供应缺口扩大,电价上涨可能推升生产成本,驱动价格中枢突破22,000元/吨关口。
【信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