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是以镁为基础、加入铝锌锰等元素形成的轻质材料,密度仅为钢的1/4、铝的2/3,却具备高比强度、优异散热性和电磁屏蔽能力,且可100%回收,被誉为“21世纪绿色金属”。在碳中和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下,其应用正从汽车、航空加速渗透至民生领域。
应用爆发:三大赛道驱动需求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电机支架等部件减重效果显著,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加速导入,单车用镁量向25kg突破。
低空经济:eVTOL飞行器对轻量化需求迫切,单机镁合金用量可达200kg,成为增长新蓝海。
电动自行车与3C电子:新国标推动车架轻量化,高端笔电、无人机凭借镁合金提升散热与耐用性。
今日价格波动
2025年10月24日,长江综合镁合金AM60B价格区间为18400–19000元/吨,均价18700元/吨,较前一日下跌100元,主要影响因素是:当前镁市呈现弱平衡格局,尽管供需关系整体偏宽松,且下游需求未现明显回暖,但工厂库存压力有限,刚性需求仍托底市场;同时煤炭价格高位运行从成本端构筑支撑,有效抑制价格下行空间。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交易活动以信息交流为主,实际成交清淡,买卖双方僵持下价格进入窄幅整理阶段。
供应端现状:产能放量与高端突破并存
中国主导全球镁供应,陕西府谷等产区贡献超半数产能。中低端产品过剩与高端镁合金结构性短缺并存。成本端,镁锭价格持稳与铝价差收窄提升替代性价比,但稀土镁合金等高端产品仍受制于工艺成本。资源层面,我国白云石矿储备充足,半固态压铸技术逐步推广,但耐腐蚀性、氢脆等问题仍是产业化瓶颈。
需求端:当前镁合金需求格局呈现多元驱动特征。交通轻量化仍是核心增长引擎,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镁合金应用正从零部件向电池包壳体、一体压铸车身等关键部件扩展。消费电子领域需求保持稳定,镁合金凭借其轻质和散热优势,持续渗透高端笔记本电脑与通讯设备外壳市场。与此同时,新兴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机器人及航空航天领域对高性能镁合金的需求也进入加速释放阶段,共同构筑需求端的新增长支点。
当前镁合金产业链正处于结构升级与价值攀升的关键阶段。
上游资源禀赋高度集中,陕西、山西等主产区依托矿产优势,在环保与能耗双控政策引导下,持续推进原镁冶炼企业的整合与绿色工艺升级。
中游加工环节正向高端化跃迁,半固态压铸等先进工艺的国产化进程显著加快,但高端装备仍部分依赖海外技术,制约产业完全自主化。
下游应用边界不断拓宽,从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到生物医疗等高增长领域,对材料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同时,绿色全生命周期理念深化,镁合金回收利用体系逐步健全,推动产业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型。
国内龙头企业
宝武镁业(002182):作为国内镁产业龙头,公司构建了从白云石矿产、原镁冶炼到高端镁合金加工的垂直产业链,产能规模位居全球前列,其产品深度服务于汽车轻量化、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
万丰奥威(002085):通过子公司万丰镁瑞丁,公司在大型薄壁镁合金压铸技术上具备全球竞争力,是特斯拉、保时捷等车企的核心供应商,重点配套新能源车电机壳体、车身结构件等轻量化部件。
总结
镁合金供应端产能充足但高端产品不足,需求端在汽车、新兴领域增长强劲,产业链正向高端化、绿色化升级,预计短期内镁合金区间窄幅震荡,未来需突破技术瓶颈、降低成本,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镁合金的需求。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