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国内1#铬现货均价攀升至65,900元/吨,单日涨幅达3,450元/吨(5.2%)。
供给端:产能释放承压与进口收缩共振
国内铬铁主产区产能释放节奏受政策调控影响,主要产区开工率维持动态平衡,但新增产能释放进度滞后。进口端受地缘政治及贸易政策扰动,主要出口国出口配额收紧导致到港量环比下降,港口库存增速显著放缓。部分具备海外资源布局能力的企业通过长协订单锁定原料供应,但中小厂商仍面临成本攀升压力。
需求端:传统领域收缩与新兴需求增长分化
传统下游领域受房地产周期下行影响,建筑用不锈钢需求持续疲软,钢厂采购策略转向谨慎。但高端制造领域需求呈现结构性增长,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产业对高纯度铬合金需求显著提升,部分细分领域订单量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这种需求分化导致市场呈现“低端过剩、高端紧缺”的特征。
政策端:环保限产与出口管制双轨并行
主要产区环保督察力度持续加强,部分中小冶炼厂因环保不达标被要求限产或停产,合规企业生产成本压力显著增加。出口政策调整导致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成本上升,企业加速转向国内高端市场布局。与此同时,国际碳关税政策倒逼企业加快绿色冶炼技术应用,行业技术升级进程提速。
宏观层面:金融属性强化与产业周期共振
美元指数波动及大宗商品金融属性增强对价格形成支撑,国内制造业复苏带动工业领域用铬需求边际改善。但全球铬矿供应过剩压力仍存,主要资源国产能释放节奏对价格中枢形成压制。需重点关注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及地缘政治风险对供应链的潜在冲击。
短期波动不改长期结构性趋势
此次价格异动本质上是政策调整与市场预期共振的短期表现,行业基本面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随着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及下游需求结构调整深化,市场或进入新一轮供需再平衡阶段。
铬产业链2025年10月市场行情分析:上游垄断加剧、中游产能分化、下游新兴需求崛起
一、上游:全球铬矿垄断格局强化,中国供应瓶颈凸显
铬产业链上游以铬矿开采与冶炼为主,全球资源分布高度集中,南非、哈萨克斯坦、土耳其三国掌控85%以上的铬矿产量,其中南非占比达45%,是全球最大的铬矿供应国。2025年以来,南非电力危机持续发酵,德班港罢工导致铬矿锐减,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铬矿供应紧张。与此同时,印尼青山集团铬铁项目投产,分流了中国部分进口资源。国内方面,西藏矿业罗布莎矿区扩产,锁定国内高品位矿源,但整体自给率仍不足,无法缓解供应压力。
二、中游:产能集中于内蒙古,环保政策倒逼产能优化
中游铬铁生产环节,中国产能集中于内蒙古、四川、广西等能源丰富地区。受环保政策影响,内蒙古乌兰察布能耗双控政策持续收紧,铬铁企业开工率维持低位。头部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竞争力,如振华股份采用无钙焙烧工艺,吨铬盐成本较传统工艺降,掌握行业定价权。
三、下游:不锈钢需求韧性支撑,新能源领域爆发成为新引擎
下游需求呈现新旧动能切换特征,不锈钢产业链仍是铬的核心需求端,2025年一季度不锈钢粗钢产量达1120万吨,库存周转率压缩至10天,刚需稳定。新能源领域需求爆发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光伏领域,TOPCon电池高纯铬靶材采购量激增,库存周转率压缩;氢能领域,铬基合金在储罐中的渗透率突破,单罐用量增,2025年全球需求预计突破7万吨,占铬总消费比重有所提升。
四、价格走势:短期震荡上行,长期面临下行压力
2025年10月,铬铁价格主要受南非供应紧张与新能源需求拉动。但长期来看,不锈钢需求增速放缓,新能源领域需求虽增长但仍处于初期阶段,加上印尼铬铁产能释放,铬价长期面临下行压力。
铬产业链当前呈现上游垄断、中游分化、下游新兴需求崛起的特征,短期来看,南非供应紧张与新能源需求支撑价格,但长期需关注技术替代与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未来,掌握铬矿资源与新能源技术(如氢能储罐、光伏靶材)的企业将成为行业核心竞争力。
【个人观点,信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