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从8μm到4.5μm,极薄铜箔成头部厂商胜负手

从8μm到4.5μm,极薄铜箔成头部厂商胜负手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2025年10月21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国内4.5μm锂电铜箔均价报113,500元/吨,较前日持平,而6μm及8μm产品分别下跌100元/吨至103,650元/吨和102,650元/吨,单日跌幅0.096%。

2025年10月21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国内4.5μm锂电箔均价报113,500元/吨,较前日持平,而6μm及8μm产品分别下跌100元/吨至103,650元/吨和102,650元/吨,单日跌幅0.096%。

供给端:技术壁垒制约产能释放,进口替代进程加速
国内电解铜箔产能虽保持扩张态势,但高端产品供给仍面临结构性缺口。头部企业通过设备改造提升良率,但受制于关键设备进口周期延长,新增产能释放速度低于预期。中小厂商则转向低附加值产品生产,行业平均加工费逼近成本线,部分企业被迫减产。与此同时,复合集流体技术产业化加速,对传统铜箔需求形成阶段性分流。进口端,南美盐湖项目复产及非洲锂矿到港量增加,预计四季度进口增量将对国内现货价格形成压制。 

需求端:动力电池韧性支撑与储能需求疲软分化
下游需求呈现高镍三元电池补库、磷酸铁锂去库存的显著分化。动力电池领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高镍三元电池单耗增长带动极薄铜箔需求环比上升。储能市场则因新型储能装机增速放缓,磷酸铁锂电池需求环比下降,倒逼工业级铜箔采购价承压。海外市场订单波动加剧,欧美对中国铜箔进口限制政策导致出口量下滑,但东南亚新兴市场补库需求形成缓冲。 

政策端:环保限产与出口管制双轨并行
主要产区环保督察力度持续加强,部分中小冶炼厂因环保不达标被要求限产或停产,合规企业生产成本压力显著增加。出口政策调整导致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成本上升,企业加速转向国内高端市场布局。

宏观层面:金融属性强化与产业周期共振
美元指数波动及大宗商品金融属性增强对价格形成支撑,国内制造业复苏带动工业领域用铜需求边际改善。但需警惕全球铜矿供应过剩风险。 

此次价格分化本质上是技术升级与产能过剩的阶段性碰撞。随着4.5μm及以下极薄铜箔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渗透率提升,具备量产能力的企业将主导市场定价权,而低端产能将加速出清。投资者需重点关注四季度复合集流体产业化进展及印尼铜矿复产节奏,这两大变量将决定行业供需再平衡的时点。

【个人观点,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铜箔 行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