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钛精矿格局大洗牌!供需两旺 + 产区焕新,河北、新疆等多产区崛起破局

钛精矿格局大洗牌!供需两旺 + 产区焕新,河北、新疆等多产区崛起破局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10月23日讯,国内钛精矿产业正呈现出供需两旺、格局持续优化的良好发展态势。最新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钛精矿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均实现稳步增长,同时市场需求大幅提升,供需规模同步扩张的格局已然形成,为钛产业下游钛白粉、海绵钛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10月23日讯,国内钛精矿产业正呈现出供需两旺、格局持续优化的良好发展态势。最新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钛精矿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均实现稳步增长,同时市场需求大幅提升,供需规模同步扩张的格局已然形成,为钛产业下游钛白粉、海绵钛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产量端的全面增长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自产钛精矿产量达到922.69万吨,自主供应能力持续增强;与此同时,为补充国内市场需求,全年进口钛矿505万吨,进口品类涵盖钛毛矿、钛中矿、金红石及钛精矿等多个品类。在产业链延伸环节,国内人造金红石产量约10万吨,钛渣(含高钛渣及酸溶渣)产量达98.32万吨,各环节产量的协同增长,标志着我国钛精矿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生产体系。钛精矿作为生产钛白粉、高钛渣等产品的核心原料,其产业链的完整布局为下游化工、航空航天、3C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产区分布的多元化突破成为2024年钛精矿产业格局优化的显著特征。长期以来,四川作为我国钛精矿的传统核心产区,占据着重要地位,而2024年这一格局呈现出新变化:河北已崛起为核心产区之一,全年钛精矿产量达89.18万吨,仅次于四川,成为国内钛精矿供应的重要增长极;新疆产区产量稳步攀升至50.33万吨,其中哈密地区贡献了34.77万吨,占新疆总产量的69%,成功跻身国内产区前三行列;云南产区表现同样亮眼,产量快速提升至31.6万吨,其出产的钛精矿因含铁量高、杂质少的优势,成为冶炼深加工的优质原料;山东产区则保持稳定供应,年产量维持在9.9万吨。多产区的协同发展,有效优化了我国钛精矿供应的区域布局,降低了单一产区依赖风险。

供需双向增长的良性循环更凸显了产业的发展活力。中国钛矿市场自2020年起便进入供需同步增长的通道,2024年市场需求更是实现大幅增加。从需求驱动因素来看,下游钛白粉在涂料、塑料等传统领域需求稳定,同时随着新能源、高端制造等产业的发展,钛合金在航空航天、3C行业的应用持续扩大,带动了钛精矿需求的提升。行业分析人士指出,结合当前产业发展态势及下游需求增长预期,2025年国内钛精矿的供需规模有望继续保持扩大态势,产业发展潜力持续释放。

我国作为全球钛矿储量第一的国家,2024年钛精矿产业的亮眼表现,不仅体现了国内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提升,更反映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效。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产区布局的持续完善,国内钛精矿产业将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稳步迈进,为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资源保障。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