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双碳风口下反内卷引爆银硅、光伏新机遇 稀土突围激活金属原料新周期

双碳风口下反内卷引爆银硅、光伏新机遇 稀土突围激活金属原料新周期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当全球还在为传统能源价格波动焦虑时,中国光伏与稀土产业已在材料赛道按下“快进键”。多晶硅价格触底反弹、稀土氧化物报价走高——这场由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的“材料革命”,正重塑新能源产业链的底层逻辑:曾被忽视的金属原材料,正以“隐形引擎”之姿,成为双板块破局的关键。

当全球还在为传统能源价格波动焦虑时,中国光伏与稀土产业已在材料赛道按下“快进键”。多晶硅价格触底反弹、稀土氧化物报价走高——这场由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的“材料革命”,正重塑新能源产业链的底层逻辑:曾被忽视的金属原材料,正以“隐形引擎”之姿,成为双板块破局的关键。
光伏“反内卷”催生银与硅的新机遇
曾陷“增产不增利”困局的光伏行业,因2025年7月政策“组合拳”彻底转向——中央定调治理低价竞争、工信部推动自律减产,多晶硅期货月涨超30%,产业链利润从“拼价格”转向“拼技术”。
这一转变中,两类金属材料迎来爆发期:
银浆​:作为光伏电池的“导电神经”,其成本占电池片非硅成本的30%-40%。随着TOPCon、HJT等高效电池占比提升(2025年或超60%),银浆需求激增;HJT的低温银浆、TOPCon的“银包”技术,更推动高可靠性银浆需求升级。业内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银浆市场规模或突破300亿元,技术壁垒高的企业正布局“差异化供应”。
​工业硅​:作为多晶硅的“原料母体”,其纯度直接决定多晶硅品质。新疆、四川等主产区凭借“低电价+能源配套”优势,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工业硅向高纯度、规模化发展。光伏级多晶硅对工业硅纯度要求从“99%”跃升至“99.99%”,具备提纯技术的企业正从“卖原料”转向“卖材料解决方案”,利润空间显著拓宽。
稀土“高端化”激活万亿赛道
与光伏的“技术突围”不同,稀土的故事是“从原料到核心器件”的价值跃迁。2025年《稀土管理条例》实施后,出口管控趋严与高端应用开放“双轮驱动”,推动这个“工业维生素”产业迈入全球价值链顶端。
新能源汽车​:钕铁硼永磁体是驱动电机的“心脏”。一台高端电动车电机需3-5kg钕铁硼,中国占全球80%以上产能。随着800V高压平台普及,高性能钕铁硼(BHmax≥50MGOe)需求激增;风电行业“大型化”趋势下,稀土永磁同步发电机成“轻量化+高效率”刚需——2025年全球风电用稀土永磁市场规模或超200亿元,中国稀土企业正从“卖矿”转向“卖高端磁材”。
​电子信息与军工​:稀土的不可替代性更凸显:铕、铽决定LED荧光粉色域与寿命;镧系元素是5G滤波器核心材料;稀土永磁体更是国防科技的“隐形护城河”。2023年中国稀土冶炼分离产量占全球92%,全产业链优势转化为高端应用“定价权”——2025年上半年,氧化镨钕价格同比涨25%,龙头企业毛利率回升至25%以上。
金属材料:双板块共振的“财富密码”
从光伏银浆到稀土磁材,这些“小众”金属材料实则是新能源革命的“基础设施”。其价值不仅在于短期价格波动,更在于技术迭代形成的“护城河”:
技术壁垒​:高纯度工业硅提纯、高性能银浆配方、稀土永磁制备工艺,均需十年以上研发积累,头部企业已构建“专利+工艺”双重壁垒;
​需求刚性​:双碳目标下,光伏装机量年均增2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破40%、风电装机量向6亿千瓦迈进,金属材料需求“确定性”增长;
​政策红利​:国内“反内卷”政策护航光伏材料产能集中,稀土“高端转型”政策打开磁材海外空间,政策与市场共振放大“成长弹性”。
当全球还在争夺新能源“制造份额”时,中国已悄然掌控“材料定义权”。从多晶硅炉的银浆流动,到稀土矿山的磁材出厂,这些“工业粮食”的每一次升级,都在为中国新能源产业注入更强动能。对投资者而言,抓住背后的金属材料机遇,或许就是抓住下一轮财富增长的核心密码。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