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与政策双重驱动,稀土市场情绪升温
近期稀土市场呈现“政策红利+需求预期”双轮驱动格局。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大幅提升,叠加国内“金九银十”传统旺季临近,市场对工业金属及稀土永磁材料的看涨情绪升温。国内方面,稀土出口管制政策持续加码,8月18日商务部确认进一步收紧稀土磁材出口许可,推动海外下游企业加速补库存,国内永磁企业订单激增,部分头部企业排产已延至10月中旬。
今日稀土永磁概念盘中再度走强,华宏科技3连板,北矿科技、久吾高科、北方稀土、大地熊、九菱科技涨幅靠前。
供给端:矿端约束叠加出口管制,资源稀缺性凸显
全球稀土供给格局持续收紧。缅甸佤邦矿区因环保审查停产整顿,国内离子型稀土矿开采指标增量有限,2025年第一批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同比仅增5%。与此同时,我国对稀土磁材出口管制升级,8月19日起对高附加值钕铁硼磁体实施出口配额管理,海外客户为规避政策风险,提前锁定国内供应链,推动镨钕金属需求短期爆发。
需求端:新兴领域加速落地,传统需求稳中有进
1. 新能源汽车与消费电子:需求压舱石
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05万辆,同比增长22%,带动钕铁硼磁材在电机领域的应用;空调产销量同比增8%,稀土永磁压缩机渗透率超90%。
2. 人形机器人:远期需求核心引擎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量产在即,国内优必选、小米等企业加速布局,单台人形机器人钕铁硼用量约2kg,远超传统工业机器人0.5kg水平。机构测算,2026年人形机器人领域稀土需求占比有望从当前的3%提升至12%。
3. 镁合金:轻量化材料的新突破
镁铝比近期跌至1.2:1的历史低位,镁合金在汽车结构件(如电池箱体、座椅骨架)及机器人外壳的应用逐步落地。某头部车企透露,其新款电动车单车用镁量已从5kg提升至12kg,成本较铝合金低15%,性价比优势推动镁价长期上行。
价格走势:镨钕强势运行,稀土永磁配置价值凸显
截至8月19日,长江综合金属镨价格报762500-770000元/吨,均价报766250元/吨,单日涨27,500元/吨;氧化镨价格报622500-627500元/吨,均价报625000元/吨,单日涨36,250元/吨;金属钕价格报745000-7525000元/吨,均价报748750元/吨,单日涨32,500元/吨;氧化钕价格报620000-625000元/吨,均价报622500元/吨,单日涨36,250元/吨;
行业展望:供需趋紧或推动稀土价格中枢上移
短期(1-3个月):
海外补库存叠加“金九”旺季,镨钕价格或维持强势,关注48-50万元/吨区间突破机会。
镁合金需求释放缓慢,但低镁铝比提供成本支撑,镁价预计震荡上行。
中长期(2026年):
稀土供给端受政策与资源约束,需求端受益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双轮驱动,价格中枢有望上移至55-60万元/吨。
镁合金在轻量化领域的渗透率提升,叠加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或催生新一轮需求周期。
投资策略:聚焦资源龙头与永磁材料企业
建议重点关注:
稀土资源端: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矿端控制力强,政策红利受益者)。
永磁材料端:金力永磁、宁波韵升(绑定特斯拉、优必选等头部客户,产能利用率超90%)。
镁合金赛道:云海金属(镁合金产能全球第一,汽车结构件订单饱满)。
风险提示:美联储降息幅度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度延迟、海外稀土回收技术突破。
结语:稀土行业正站在“政策红利+技术革命”的十字路口,镨钕价格强势与镁合金需求崛起构成双重支撑。在“类滞胀”宏观环境下,稀土永磁板块的抗周期属性与成长潜力,使其成为资源领域为数不多的“攻守兼备”选项。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