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一则期货投资人因做空碳酸锂期货遭遇穿仓的消息在业内引发关注。据财联社报道,华南某期货公司客户因押注碳酸锂价格下跌,不仅亏尽1600万元本金,更倒欠期货公司464万元。目前双方正就补款事宜协商,但事件已为全行业敲响风险警钟。
此次穿仓事件发生在碳酸锂期货价格剧烈波动的背景下。2025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呈现“过山车”走势:一季度受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回暖及锂矿供应扰动影响,价格一度冲高;但二季度起,随着青海盐湖提锂产能释放、南美盐湖项目扩产提速,叠加动力电池厂商库存高企,碳酸锂价格急转直下,短短两个月内跌幅超过40%。极端行情下,部分投资者因高位做空且未及时止损,陷入巨额亏损泥潭。
据长江有色金属,2025年8月19日长江综合,电池级碳酸锂99.5%报价区间:84500-88400元/吨,均价8645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9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99.2%报价区间:82800-85400元/吨,均价841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900元/吨。
从行业基本面看,碳酸锂供需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锂资源供应量预计达120万吨LCE,同比增长25%,而下游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至30%以下,储能需求尚未形成规模化拉动。供需缺口收窄导致市场情绪转向悲观,期货市场波动率显著放大。值得关注的是,当前锂价已跌破部分高成本矿山的现金成本线,但市场抛售压力仍未完全释放。
期货公司的风控体系在此次事件中暴露短板。据业内人士透露,该客户在账户权益跌破预警线后仍被允许继续持仓,直至穿仓发生。反映出部分机构在极端行情下对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不足,强平机制的执行滞后。目前,国内期货交易所已加强对碳酸锂等波动剧烈品种的保证金比例调整,但市场呼吁更精细化的风险管控措施。
从产业链传导效应看,碳酸锂价格暴跌已引发连锁反应。上游锂矿企业股价普遍承压,澳洲皮尔巴拉矿业年内市值蒸发超40%;中游电池厂商则趁低价囤货,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加速锁定长单以平滑成本。然而,锂价剧烈波动对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形成威胁,下游车企因成本难以预测,或推迟新车型量产计划。
此次事件对投资者的警示意义深远。期货市场的高杠杆特性要求参与者具备极强的风险意识,尤其在供需格局快速变化的品种中,需警惕“价格惯性”陷阱。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盲目追涨杀跌极易陷入被动局面,而专业机构也应强化风险敞口管理,避免因单一头寸失控引发系统性风险。
从更宏观的视角观察,碳酸锂价格的剧烈波动折射出新能源产业链的周期性特征。随着全球能源转型进入深水区,锂、镍等关键金属的价格博弈将更加复杂。未来,技术进步、钠离子电池替代、回收体系完善及全球供应链重构,都可能重塑锂电行业的成本曲线。
这场穿仓风波虽是个案,却为狂热的锂电投资热浇下一盆冷水。当市场回归理性,唯有敬畏风险、尊重周期,方能在新能源革命的浪潮中行稳致远。
【消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