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长江现货1#镁均价报收18900元/吨,连续第五个交易日持平,市场进入“静默期”。一方面,买方多以观望为主,期待政策或需求端出现新变量;另一方面,个别镁厂计划停产检修,现货供应缩减对价格形成良性支撑。这种“供需弱平衡”状态,使得镁价在短期内难以突破现有区间。
核心驱动因素解析
1. 供需博弈:传统需求疲软VS新兴赛道爆发
传统领域:
房地产、基建等传统需求增长乏力,钢铁脱硫、海绵钛等金属还原领域需求分别下滑18%和32%,成为拖累镁价的重要因素。
新兴赛道:
新能源汽车:全球单车镁用量跃升至8.2kg,比亚迪海豹、特斯拉Model Q等热销车型已大规模采用镁合金电池包壳体、电机支架。2025年汽车领域镁需求预计达38.5万吨,同比增长28.1%。
低空经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单架需镁合金约200kg,2025年全球需求预计突破34万吨,市场规模达720亿元,直接拉动高端镁材需求。
消费电子:华为Mate X6、三星Galaxy Z Fold7等旗舰机型铰链采用0.3mm超薄镁合金部件,强度较铝合金提升40%,进一步拓展镁材应用场景。
2. 成本攀升:政策松绑与环保督查的双重挤压
生产成本:2025年Q1国内动力煤价格同比上涨12%,叠加稀土合金化元素(钇、镝)价格攀升,推动镁合金生产成本增加。陕西地区镁企综合成本已突破16000元/吨,成本支撑线成为镁价难以下行的关键因素。
政策压力: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6年实施,镁合金出口成本预计增加12%-18%,倒逼企业通过绿电采购、碳足迹认证等方式对冲风险。美国对中国加征34%关税虽未直接针对镁产品,但通过转口贸易壁垒及全球供应链成本传导,间接压缩中国镁企利润空间。
3. 龙头企业:技术革新与产能扩张并行
宝武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市场份额,原镁产能市占率由2023年的7.4%增至2025年的20.5%,行业集中度(CR3)提升至32%,技术升级与产能整合成为其核心策略。
陕西镁高镁科:取得镁合金散热器专利,满足3C产品高度集成化、轻薄化需求,专利摘要显示该散热器质坚量轻、散热性佳,进一步拓展镁材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应用。
后市展望:短期僵局或为“蓄力期”,长期需求爆发定调上行趋势
1. 短期:震荡寻底,关注政策与需求边际变化
9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排产计划、低空经济政策落地进度,以及欧盟CBAM实施细则,将成为打破镁价僵局的关键变量。
个别镁厂停产检修导致的供应缩减,或对价格形成阶段性支撑,但难以改变市场整体平衡。
2. 长期:新兴需求爆发,技术升级与产能集中定调上行趋势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低空经济规模化、消费电子高端化,三大赛道将共同推动镁需求持续增长,2025年全球镁需求有望突破百万吨。
智能化产线普及将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叠加再生镁提纯等技术突破,镁行业长期供需格局有望持续优化。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