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落幕之际,一场聚焦工商业储能的战略合作悄然落地——欣旺达、港华智慧能源与深圳资本集团共同发起“深圳远致港欣储能基金”。这一动作不仅标志着能源产业链与资本力量的深度耦合,更凸显中国在全球储能赛道中从“制造”迈向“生态构建”的战略升维。
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万亿市场
储能领域正呈现“政策驱动强劲、技术迭代加速、盈利模式待突破”的鲜明特征。尽管全球储能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超2.5万亿美元,中国“十四五”规划亦明确30GW装机目标,但现阶段多数企业仍面临回报周期长、现金流压力大等挑战。欣旺达凭借“动力-储能”协同技术优势,上半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激增133%,系统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5%,为其布局大型独立储能电站奠定基础。
趋势:多元收益与技术分化驱动变革
未来竞争将聚焦三大方向:
商业模式创新:峰谷套利、绿电交易与综合能源服务融合,推动项目收益率提升;
技术路线多元化:锂电主导短期市场,但液流、钠离子等长时储能技术加速商业化;
资本深度赋能:产业基金与资产证券化缩短投资回报周期,激活万亿级潜在市场。
欣旺达与港华能源的此次合作,不仅为行业提供“基金+场景+技术”的新范式,更预示着中国新能源产业从产品输出迈向生态输出的关键转折。在这场全球能源变革中,深度融合资本、技术与场景的生态型玩家,或将成为引领未来的决定性力量。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