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有色金属行情“冷热交织”:锡牛强势领涨破30万大关,铜铝锌跟涨、铅镍承压回调,后市何去何从?

有色金属行情“冷热交织”:锡牛强势领涨破30万大关,铜铝锌跟涨、铅镍承压回调,后市何去何从?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11月27日长江现货价格动态: 1#铜价报87210元/吨,涨420元;升水为160元/吨,持平;A00铝锭报21470元/吨,涨70元;贴水报30元;0#锌报22460元/吨,涨60元;1#锌报22360元/吨,涨60元;1#铅锭报17050元/吨,跌100元;1#镍报119450元/吨,跌900元;1#锡报302500元/吨,涨7000元;

期货行情:

——11月27日长江现货价格动态:

1#铜价报87210元/吨,涨420元;升水为160元/吨,持平;A00铝锭报21470元/吨,涨70元;贴水报30元;0#锌报22460元/吨,涨60元;1#锌报22360元/吨,涨60元;1#铅锭报17050元/吨,跌100元;1#镍报119450元/吨,跌900元;1#锡报302500元/吨,涨7000元;

核心逻辑:近期有色金属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格局,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与产业供需错配成为主导价格走势的双重引擎。本文基于最新市场动态,从宏观政策、供需基本面及新兴产业需求进行简要评述。

铜:矿端紧缺与美元走弱共振,价格中枢持续上移

美国10月零售销售增幅低于预期,消费者信心指数回落,强化市场对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押注(FedWatch显示概率达85%)。美元指数周内下跌0.24%至99.55,创近一月新低,直接利好以美元计价的铜价。产业层面,全球铜精矿缺口扩大至50万吨,TC现货采购价跌至十年低位,江西铜业高管明确指出“矿紧事实”为铜价提供强支撑。美国阴极铜库存占全球70%,斯诺登预警2026年或升至90%,凸显区域性供应失衡。国内库存维持低位,新能源领域用铜需求同比增长20%,叠加现货升水格局延续,技术面形成“宏观+产业”双驱动,短期目标位突破前期高点。

铝:新能源需求爆发式增长,供应弹性受限支撑价格

尽管美国9月非国防资本财订单超预期增长0.9%,但市场更关注美联储政策转向带来的流动性宽松。铝价强势反弹的核心逻辑在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单车用铝量220-300公斤)与光伏产业扩张。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1.1%和20%,出口量激增99.9%至25.6万辆;光伏新增装机环比暴涨30.43%至12.6GW,边框与支架用铝需求持续释放。电解铝产能增量有限,铝锭库存延续小幅去化,现货贴水收窄,形成“需求增长+供应刚性”的良性循环。储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拓展进一步拓宽应用场景,中期看涨逻辑坚实。

锌:降息预期叠加供应收缩,反弹预期升温

CME数据显示,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从30%飙升至85%,流动性宽松预期推动伦锌大涨1.85%。基本面呈现“矿端紧张+冶炼端收缩”特征:国内锌精矿加工费降至2400-2800元/金属吨,进口加工费60-80美元/干吨,北方矿山季节性减产叠加云南、陕西企业检修,原料库存压力显现。社会库存15.17万吨,周环比下降0.82万吨,上海地区降幅最大,去库持续性待观察。现货升水支撑持货商挺价,技术面形成反弹窗口,但需求端表现一般,需警惕冲高回落风险。

铅:供需双弱格局下的短期调整压力

地缘风险溢价回落与多头资金离场导致铅价承压。供应端,原生铅与再生铅产能修复,进口窗口开启缓解原料紧张;需求端,铅酸蓄电池进入传统淡季,政策退坡后电动车领域采购意愿平淡。尽管储能电池存在结构性增长,但体量不足难以对冲整体需求疲软。铅精矿加工费低位运行,原料瓶颈未解,短期价格跌势为主,需关注库存变化及消费复苏信号。

锡:地缘风险与低库存共振,价格弹性凸显

刚果(金)锡矿产区安全形势恶化,叠加印尼出口监管收紧、缅甸复产迟缓,全球锡供应中断风险骤增。LME锡库存处于极低水平,价格波动弹性被显著放大。需求端虽面临消费电子季节性疲软,但AI服务器、光伏焊带等新兴领域保持增长,新能源汽车用锡需求稳定。在“供应收缩+低库存”逻辑下,锡价存在大幅上涨预期,需密切跟踪主产国政策变动及供应链恢复进度。

镍:过剩格局难改,高库存压制价格

印尼镍矿内贸基准价下跌降低成本支撑,叠加全球供应过剩格局(尤其是印尼主导的产能扩张),镍价承压明显。不锈钢领域需求受终端行业拖累,新能源板块虽对硫酸镍需求增长,但技术路线竞争导致增速放缓。冶炼环节普遍亏损,高库存持续累增,形成“弱需求+高供给”的负向循环。短期看,镍价弱势整理为主,需关注印尼政策变动及去库进度。

后市展望:有色金属市场将继续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铜、铝、锡受益于新能源需求爆发与供应约束,价格中枢有望上移;铅、镍则面临供需双弱与高库存压力,短期或维持震荡偏弱格局。投资者需重点关注美联储政策路径、主产国供应扰动及新兴产业需求释放节奏,把握品种间套利机会与趋势性行情。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信息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铜价 铝价 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