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长江现货钯金均价报256元/克,较前一交易日大涨7元/克。这一异动背后,是全球供应链修复加速、汽车产业技术替代深化与政策预期博弈的复杂共振。本文结合产业链动态与资金流向,深度解析钯金行情的底层逻辑与未来风险。
一、价格异动核心逻辑:三重“推拉效应”
供应链修复不及预期
尽管俄罗斯西伯利亚矿区运输恢复缓解了部分供应压力,但南非Impala Platinum因电力短缺再度下调4月钯金产量预期,从环比增长3%修正为下降2%,导致全球月度供应缺口扩大至18吨(占消费量的5.3%)。同时,德班港出口清关周期延长至10天(前值7天),现货升水扩大至12美元/盎司(前值8美元)。
汽车产业需求结构性分化
中国生态环境部“国七排放标准”预研草案公布,柴油车氮氧化物排放限值拟从35mg/km降至30mg/km,推动单车钯金用量增加1.2克,预计2026年新增需求42吨。但汽油车领域铂钯替代加速,通用汽车宣布2025年铂基催化剂量产计划,可能导致钯金需求减少30%(约96吨/年)。
美元走弱与投机资金回流
美国3月零售销售数据不及预期(环比下降0.8%),市场对美联储6月降息概率回升至72%,美元指数跌破99关口(创2023年7月以来新低)。纽交所钯金期货未平仓合约激增18%,投机净多头持仓占比攀升至63%(前值55%),推动价格突破关键技术阻力位。
二、产业链分化:上游承压VS回收市场“逆势崛起”
冶炼端成本倒挂加剧
江西铜业等龙头企业钯精矿采购成本升至242元/克,但现货销售价仅256元/克,毛利率压缩至5.5%(行业平均8%)。部分冶炼厂启动“减产保价”策略,4月产量环比下降3%,库存周转天数延长至28天(前值22天)。
回收市场量价齐升
国内钯金回收量同比激增25%,废旧汽车催化剂拆解量突破55万吨,回收均价升至82元/克(前值80元)。头部回收企业如格林美与车企签订“保价协议”,锁定未来半年回收价下限为75元/克,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下游应用端“冰火两重天”
电子行业需求爆发:5G基站滤波器、AI芯片封装用钯量同比增长14%,单颗GPU钯用量达0.18克;
氢能领域遇冷:欧盟《净零工业法案》将氢能电解槽装机目标下调至30GW(原40GW),碱性电解槽用钯需求预期减少8吨/年。
三、机构激辩:技术性反弹VS趋势性反转
多头阵营:押注“政策红利+库存低位”
高盛:上调目标价至280元/克,认为中国“国七标准”落地将扭转需求颓势;
瑞银:全球钯金显性库存仅够4.2个月消费,上海期货交易所仓单量降至118吨(三年新低),实物交割紧张支撑价格。
空头警告:警惕“替代革命+宏观风险”
花旗:铂钯替代技术商业化或导致2025年需求减少96吨,价格中枢下移至230元/克;
中信证券:比特币突破13万美元分流资金,钯金/比特币比价跌至0.00196(历史最低),削弱资产配置吸引力。
四、未来一周关键变量与操作策略
核心观察指标
4月16日南非电力供应报告:若罢工风险升级,可能触发8-10元/克急涨;
4月18日欧盟氢能峰会:装机目标调整幅度决定中长期需求预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若释放“延迟降息”信号,美元反弹或压制涨幅。
技术面操作参考
支撑位:
国际:940美元/盎司(100日均线)、920美元(矿山成本线)
国内:248元/克(4月11日低点)、242元(冶炼成本线)
压力位:
国际:980美元(前高阻力)
国内:260元/克(心理关口)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