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首次公开承认,其重磅项目“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生产进度正遭遇中国稀土磁体出口政策的直接影响。4月22日,这位科技狂人在接受路透社专访时透露,中国政府对稀土磁体的出口管控措施,已成为制约特斯拉机器人关键部件供应链的重要变量。
稀土磁体成战略资源管控焦点
“中国希望确保这些高性能磁体不会被转用于军事用途。”马斯克在访谈中特别指出,中国对稀土资源的战略管控意图已超越单纯的经济考量。稀土磁体作为新能源电机、精密伺服系统、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的关键材料,在“擎天柱”的关节驱动、平衡控制等模块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政企合作破局供应链困局
面对出口限制带来的挑战,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正在与北京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沟通,申请特殊出口许可。“我们理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立场,同时也在努力证明这些磁体的民用属性。”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已提交详尽的终端用途证明文件,强调相关材料将完全用于民用机器人研发与生产。
全球产业链面临新博弈范式
此次事件折射出全球高科技产业对稀土资源的深度依赖与供应链脆弱性。中国拥有全球90%以上的稀土储量和加工能力,其出口政策调整直接牵动电动车、机器人、半导体等战略领域。马斯克此番表态,或将促使更多跨国企业重新审视供应链布局,加速稀土替代材料研发。
技术突围与合规平衡成关键
对于特斯拉而言,破解稀土困局需双管齐下:一方面深化与中国政府的合规合作,确保关键材料稳定供应;另一方面加速磁体回收技术研发,探索新型无稀土电机方案。马斯克此前展示的“擎天柱”原型机已采用部分回收稀土材料,显示出其在资源循环领域的战略储备。
随着中美科技竞合态势深化,稀土磁体这类兼具战略价值与民用需求的关键材料,正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战场。特斯拉的破局尝试,或将为全球高科技企业应对类似挑战提供重要参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