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铝业(601600.SH)发布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东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联合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公司A股及H股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不超过20亿元,增持规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控股股东在公告中强调,此次增持基于对中国铝业战略转型成果及长期投资价值的坚定信心,旨在进一步巩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资本市场对铝业龙头价值的共识,切实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根据公告,此次增持将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合规方式分阶段推进,增持主体承诺在实施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股份。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关键动作,控股股东此举被市场视为对中国铝业新能源赛道布局的强力背书。近年来,公司加速向高端铝加工、再生铝及新能源材料领域延伸,2024年年报显示,其光伏铝边框、动力电池箔等高附加值产品营收同比大幅增长超40%,海外矿产资源并购项目陆续落地,叠加国内云南水电铝一体化项目产能逐步释放,绿色低碳产业链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若本次增持按20亿元上限完成,预计将推动资本市场对“资源保障+高端制造”双轮驱动战略的认可度提升,优化公司估值结构。
当前,全球铝行业正迎来结构性机遇。在新能源基建、航空航天及汽车轻量化需求爆发的驱动下,铝价维持高位震荡;国内电解铝产能持续向清洁能源区域集中,行业龙头市场份额加速提升。中国铝业作为全球第二大氧化铝供应商,凭借一体化产业链布局和技术壁垒,深度受益于光伏装机扩容、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等趋势。二级市场对此反应积极,增持公告发布后,中国铝业A股4月9日开盘跳涨4.5%,H股同步上扬3.8%。多家机构研报指出,控股股东“真金白银”入场与公司2025年一季度预增公告中净利润同比25%-30%的增速指引形成共振,低估值与高成长性的剪刀差有望催生股价修复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增持计划不涉及公司控制权变更,但市场仍关注铝价波动、能源成本及海外项目运营等潜在风险。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全球能源转型进程提速,中国铝业在低碳电解技术、再生铝循环体系的超前布局,或成为打开第二增长曲线的核心变量。据行业预测,2030年全球绿色铝需求占比将超30%,而公司当前再生铝产能规模已居国内首位,技术降碳成本优势显著。控股股东此时增持,既是对产业趋势的精准卡位,亦为投资者传递了“价值洼地”信号。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告及公开资料)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