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据海外媒体了解到,泰柬边境发生冲突,这将是东南亚地缘政治风险的重要事件,将引爆东南亚火药桶,是否会转向战争边缘尚且不知,但如若兑现将会对金属市场产生何种影响呢?
事件根源:
泰柬边境冲突因历史主权争议激化:1904年法暹条约模糊划定柏威夏寺归属,1962年国际法院判古寺属柬埔寨,但泰国长期实际控制周边;2008年柬埔寨为该寺申遗成功触发泰国民族主义反弹,今年6月柬埔寨再向国际法院起诉主张更多主权,矛盾升级。
冲突导火索:7月16日,3名泰国士兵在争议区踩中俄制PMN-2地雷(1人截肢),泰方指控柬埔寨违反《禁雷公约》。
外交与军事行动:7月23日,泰国代理总理普坦以“地雷事件”为由,宣布降低与柬埔寨外交关系等级、召回大使并驱逐柬大使;柬埔寨对等反制。周四凌晨,双方军队在边境交火,泰国关闭争议区学校及所有边境口岸,出动F-16战机摧毁柬方两处军事设施;柬埔寨称遭泰军炮击,泰战斗机向公路投掷2枚炸弹。
各方表态:泰国称若柬方继续武装袭击将加强自卫,柬方坚持和平解决但被迫反击,并已致函联合国安理会要求干预;中国外交部对事态发展表示担忧,呼吁对话协商;马来西亚总理关切冲突,计划与两国领导人通话推动谈判。
因此,泰柬边境冲突作为7月东南亚地缘政治风险的重要事件,其对金属市场的影响主要通过供应链中断、运输受阻、区域贸易停滞及地缘政治风险溢价四条路径传导,波及锡、镍、铝、铜、稀土等关键金属类别。以下结合最新市场动态与冲突进展,具体分析如下:
一、直接影响:供应链中断与运输受阻,推高锡、镍等金属价格
泰柬冲突的核心矛盾集中在翡翠三角区(Emerald Triangle)及周边4个争议区域(孟贝、达莫恩通寺、达莫恩陶寺、达格拉贝寺),该区域是全球锡、镍、铝等金属矿产的重要分布区(如缅甸佤邦锡矿、印尼镍矿、柬埔寨铝土矿)。冲突导致的边境口岸关闭、运输路线阻断直接影响以下金属的供应链:
锡:供应紧平衡加剧,价格或突破25万元/吨
•供应端:全球锡矿供应本就处于紧平衡状态(矿山品位下降、环保审查趋严),缅甸佤邦锡矿虽于2025年6月复产,但进度缓慢(仅通过部分采矿证申请),且泰柬冲突导致缅甸锡矿向中国的运输路线(经泰柬边境)受阻,短期矿源断供风险上升。
•需求端:半导体及AI技术应用(如芯片封装、5G基站)对精锡的需求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国内锡焊料开工率虽下滑至68.97%,但“国补”“以旧换新”政策部分抵消了消费疲软。
价格趋势:截至2025年7月24日,沪锡主力2508合约价格报273950元/吨,较年初上涨11.98%。若冲突持续,锡价或有望重演2022年的30万元/吨高位。
镍:过剩压力缓解,价格或企稳反弹
供应端:印尼是全球最大的镍矿生产国(2024年镍出口占全球近50%),其镍矿主要通过泰柬边境的沙缴府口岸(占泰柬边境贸易额的63.4%)出口至中国。冲突导致沙缴府口岸关闭,印尼镍矿出口受阻,短期供应过剩压力缓解。
需求端:新能源汽车(三元锂电池)及储能领域对镍的需求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国内精炼镍库存虽维持高位(约15万吨),但下游补库意愿增强。
价格趋势:截至2025年7月24日,沪镍主力合约价格为124360元/吨,较年初涨0.44%。若冲突导致印尼镍矿出口减少,镍价或企稳反弹至13-15万元/吨。
二、间接影响:区域贸易停滞,波及铝、铜等金属回收与加工
泰国与柬埔寨的边境贸易(2024年贸易额达1745亿泰铢,占泰国总贸易额的10%)中,金属废料(铝、铜)是柬埔寨对泰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占泰国进口额的30%)。冲突导致的口岸关闭(如沙缴府、达府口岸)将严重影响以下金属的回收与加工:
铝:回收成本上升,价格或小幅上涨
供应端:柬埔寨是泰国铝废料的主要进口来源(2024年泰国从柬埔寨进口铝废料约50万吨),冲突导致铝废料进口受阻,泰国铝回收企业需转向其他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尼)采购,成本上升约10%-15%。
需求端:泰国汽车制造(如本田、丰田)及建筑行业对铝的需求稳定,2025年上半年泰国铝消费量同比增长5%。
价格趋势:截至2025年7月24日,沪铝价为20760元/吨,较年初上涨4.09%。若冲突持续,铝价或上涨至21000-22000美元/吨。
铜:废料供应紧张,精炼铜价格或受支撑
供应端:柬埔寨是泰国铜废料的重要来源(2024年泰国从柬埔寨进口铜废料约20万吨),冲突导致铜废料进口减少,泰国精炼铜企业需增加原生铜采购,成本上升约8%-12%。
需求端:泰国电力行业(如电网建设)及电子制造业对铜的需求增长,2025年上半年泰国铜消费量同比增长7%。
价格趋势:截至2025年7月24日,沪铜价为79890元/吨,较年初上涨9.02%。若冲突持续,铜价或上涨至80000-82000元/吨。
三、长期影响: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推动稀土等战略金属需求
泰柬冲突作为东南亚地缘政治风险的典型案例,将加剧全球市场对战略金属“稀土”的避险需求。稀土是新能源汽车(电机)、风力发电(涡轮机)等清洁能源技术的核心材料,2025年全球稀土需求预计增长15%(至30万吨)。
供应端:东南亚是全球稀土的重要产区(如缅甸、老挝),但冲突可能导致当地稀土开采与出口受阻,全球稀土供应集中度进一步向中国(占全球产量60%)、澳大利亚(占全球产量15%)集中。
需求端:中国、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对稀土的需求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中国稀土出口量同比增长10%。
价格趋势:2025年7月24日,长江综合金属钕均价收报6200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3750元/吨;氧化钕均价攀升至516250元/吨。氧化镨 均价攀升至522500元/吨,若冲突持续,稀土价格或继续上涨。
四、风险提示
冲突升级风险:若泰柬冲突进一步升级(如军事行动扩大),可能导致更多边境口岸关闭,加剧金属供应链中断。
替代供应风险: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可能通过增加镍、铝等金属的出口,缓解泰国市场的供应短缺,抑制价格上涨。
政策干预风险:泰国政府可能出台补贴政策(如对铝回收企业的税收减免),降低企业成本,稳定金属价格。
结论
泰柬冲突对金属市场的影响短期以供应链中断推高价格为主(锡、镍、铝、铜),长期以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推动战略金属需求为主(稀土)。投资者需关注冲突进展、口岸开放情况及全球金属供需变化,谨慎把握投资机会。
(注:以上分析基于2025年7月24日的市场数据,实际情况可能因冲突演变、政策调整等因素发生变化。)
本文内容仅供参阅,请仔细甄别!长江有色金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