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5年7月30日,长江综合金属钕均价报6450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0000元/吨;氧化钕均价报537500元/吨,涨幅达5500元/吨。
一、需求端:新能源汽车与风电双引擎驱动
1.新能源汽车销量超预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1600万辆,同比增长30%。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车企钕铁硼磁体采购量同比激增40%,直接拉动金属钕需求。
2.风电领域需求爆发:2025年1-6月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量达25GW,电气风电中标814.2MW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项目。钕铁硼磁体作为风力发电机核心材料,需求同比增长25%。
3.新兴领域拓展:人形机器人量产加速,高性能钕铁硼磁体成为其关键部件,头部磁材企业已开始供应订单,为钕需求开辟新增长极。
二、供应端:环保政策收紧,海外供应不稳定
1.中国环保政策趋严:
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实施稀土工业排放标准等政策,推动产业升级。短期来看,稀土企业因成本增加选择减产或停产,导致国内供应减少。
2.海外供应波动:
缅甸:受战乱和地震影响,2024年稀土产量同比下降27%,2025年对华供应进一步中断。
澳大利亚:Lynas公司扩产项目延后,2025年钕镨产品产能提升至1.2万公吨,但短期难以缓解供应紧张。
美国:MP Materials宣布停止向中国发运稀土矿,加速本土供应链建设,但短期内仍依赖中国供应。
三、政策:中美会谈搅动市场
中美经贸会谈影响:7月27-30日中美在瑞典举行经贸会谈,涉及稀土贸易正常化。中国通过出口管制精准反制美国关税施压,同时定向宽松对欧洲出口。若会谈后中方放宽审批,美国短期采购需求将激增,进一步支撑钕价。
四、后市展望:短期强势延续,长期关注技术与政策
1.短期预测:若新能源汽车7月销量维持高增,且稀土供应端无显著恢复,金属钕价格或挑战68万元/吨关口,氧化钕价格可能突破55万元/吨。
2.长期风险:人形机器人技术成熟、海外稀土供应多元化可能缓解供应紧张,但2025-2026年供需缺口仍存,价格中枢有望维持高位。
3.政策影响: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全球碳中和目标及地缘政治博弈将持续影响市场格局,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巩固优势。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