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长江现货1#铬均价报705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500元/吨。此次价格回调背后,是供需失衡、政策调控及国际市场波动的多重博弈,而龙头企业动态则为行业转型指明方向。
供需失衡:主产国增产叠加需求疲软
全球铬矿供应过剩成为本轮价格下跌的核心推手。据国际铬发展协会(ICDA)数据,2025年全球铬矿产量预计达4200万吨,同比增长8.2%,而需求量仅为3800万吨,供应过剩量达400万吨。其中,南非铬矿产量同比增长12%,津巴布韦因政策放宽,铬矿出口量激增25%。主产国的产能释放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
需求端则呈现传统领域疲软与新兴领域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2025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8%,直接拖累建筑用不锈钢需求;尽管新能源汽车行业对高铬合金的需求持续增长,但增速已从2024年的35%放缓至2025年的22%。供需失衡下,铬价承压下行成为必然。
政策调控:环保督察与出口关税的双重挤压
国内政策调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波动。2025年,生态环境部启动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重点针对铬冶炼行业的高污染、高能耗问题。据中国铬业协会统计,上半年全国共有23家中小型铬冶炼厂因环保不达标被责令停产整顿,涉及产能约15万吨/年,占全国总产能的8%。环保成本的上升直接推高了冶炼企业的生产成本。
与此同时,出口政策调整导致国际市场份额被挤压。自2025年1月1日起,中国对高纯度铬铁(含铬量≥90%)征收15%的出口关税,导致出口成本大幅上升。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中国铬铁出口量同比下降27%,而南非铬铁出口量同比增长18%,国际市场竞争格局加速重构。
龙头企业动态:逆势扩张与海外布局
在行业寒冬中,龙头企业通过差异化策略抢占先机。
太钢不锈宣布投资30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高纯铬铁生产线,产品将主要用于航空航天、核电等高端领域。公司表示,尽管当前铬价低迷,但高端铬产品市场需求稳定,毛利率可达25%以上,远高于普通铬铁的10%。
青山控股则通过海外资源布局降低原料成本。其在津巴布韦的铬矿项目正式投产,预计年产量达50万吨,可满足其国内铬铁生产需求的30%。此外,公司还与南非矿业巨头签署长期供应协议,锁定未来5年铬矿供应量,进一步巩固资源优势。
未来展望:短期承压与中长期洗牌
短期来看,在供需失衡与政策调控的双重压力下,铬价仍面临下行压力。但随着下半年不锈钢需求旺季来临,以及国储采购现货的陆续交付(共计22万吨),市场供求有望向紧平衡状态靠近,价格下行空间或受限。
中长期来看,铬行业将加速洗牌,低端产能将被淘汰,而高端铬产品将成为企业突破口。据中国铬业协会预测,到2027年,中国高端铬产品市场规模将达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